冯霁雯将视线收回,重新放在了小仙身上,问:“有何不对之处?”
若单单只是被冲撞到了,小仙决不至于如此慌乱。
小仙忙上前两步,环顾四周之后,方才压低了声音道:“他方才,将这个塞给了奴婢……”
冯霁雯将她手中似字条一般的东西接过,却未低头去看。
直到带着两个丫鬟出了皇宫,坐进了马车之中,方才将纸条展开。
冷得刺骨的天气,纸条却在她的手里中被汗水浸湿了大半。
好在其上的字迹并未被洇开,依旧清晰可见——
“钱沣上书弹劾之前,曾受丁韬之邀相谈,切慎之”
上面仅有这短短一句话,冯霁雯却看得心惊。
英廉府一案,是由都察院御史钱沣上书弹劾,这并非秘密——可这字条中所透露出来的意思,钱沣竟是自丁韬口中得知了风声,复才上的折子?
都察院弹劾百官作风,说得难听些,向来讲求的就是‘道听途说’和‘信口开河’,因为御史上书并不需要真正确凿的证据,搜集证据来证明真伪是大理寺的事情。
所以作风刚直得令人发指,自诩以肃清官场己任的钱沣,极有可能是被人当成矛来使了。
而上月刚升任刑部侍郎的丁韬,她此前曾听祖父提起过,此人暗下为金简一派,日后须得提醒和珅稍加提防些。
“太太可知这字条是何人所传?”
冯霁雯将纸条投入脚边取暖的炭盆中,燃成灰烬。
“知道。”
她猜得到。
在这宫中消息如此灵通,且有意相帮又不可与她明见之人,只有一人而已。
……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翌日,冯霁雯借着拜年的名义入宫求见了嘉贵妃。
“大过年的,想来该有得是事情要忙,怎还特地往我这儿跑?难得你有这份儿心了。”嘉贵妃坐在内殿的罗汉床上笑着说道,身上的掐金丝牡丹暗纹旗服,并着大拉翅旗头上的珠翠垂穗与首饰,无不透露着华贵。
只是精致细腻的妆容下,细细瞧来,眼底仍有着淡淡的疲惫。
冯霁雯猜想应是同之前傅恒夫人交到皇上手中的那些书信有些关连。
虽尚未见龙颜发作,但这段时日景仁宫与金简的日子暗下只怕是不如从前好过。
她将心思敛去,面上泛起了浅浅的忧虑之色,道:“今日入宫确是给娘娘拜年来了,只是……还有一事,想斗胆求娘娘帮一帮忙。”
听她如此开门见山,嘉贵妃脸上笑意淡了淡,隐有正色地看着冯霁雯,却并未有将宫女太监屏退的意思。
而是轻轻叹了口气,道:“其实本宫料得到你今日是为英廉大人的案子而来,此事本宫也隐约听说了些,似是与袁守侗之案有些关连,满朝上下无人不知万岁爷对白|莲|教的忌讳,故而此事……即便是本宫,只怕也没有说话的份儿。”
言下之意,是帮不上冯霁雯了。
冯霁雯状似有些失望地垂下眼睛,道了句:“妾身明白了。”
嘉贵妃望着她,语气略带愧疚:“本宫也知你心中不好受,但此事非比寻常,你若贸然插手,到头来恐怕也难免罪责——如今和珅不在京中,你倘若真出了点儿什么岔子的话,可叫本宫如何向他交待?”
分明是无意相助,却也能说成是处处在为冯霁雯着想,言辞间,更透着一种是代和珅照看冯霁雯的亲近之感。
“娘娘的好意,妾身省得。”冯霁雯似被她说动了些,但神色间仍透着股欲言又止的意味。
“你若还有其它难处,但说无妨。”嘉贵妃语气慈和。
冯霁雯便满含不确定地看着她,问道:“娘娘可知道些真假内情?据妾身的了解,祖父是决不会做出如此欠妥之事来的……”
“本宫虽在宫中,但对此事所知却是甚少,倘若其中是有误会,那自然是再好不好,朝廷也断然不会冤枉无辜之人的。”嘉贵妃言语模棱两可地道:“但眼下最紧要的,还当是保全你自己才是。”
冯霁雯听罢良久无言。
好一会儿,方才又有些不安地问道:“那娘娘可确定此事不会牵连到和珅吗?”
嘉贵妃听罢微微一怔之后,眼底遂泛起了一丝满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