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说越恨,可声音却越小了。
一众围观者,也再发不出如先前那般看热闹时的窃窃笑声了。
“那年洪涝我听说过,朝廷可是派了好些钦差去赈灾呐,真死了不少人……”
有人叹气说道:“从韩城到京城,那可是足足两千里远啊……小小年纪又身无分文,若是真的……那可真是命大了。”
“依我看,倒不像是在扯谎……”
“嘘……话可不能乱说。”
四下议论阵阵,就连纪昀也不禁拿异样的眼光暗暗看向了王杰。
王杰却已无法分神去留意旁人的目光,他几乎是全无理智地立即问道:“……你是说,秉德曾来过京城吗?!”
“岂止来过京城。”钱应明倒显得比王杰平静些,他不紧不慢地答道:“还曾去过王大人的状元府,只不过还未来得及开口,便被当作乞丐给逐了出去。”
“这不可能!”王杰重声否认。
“如何不可能?若非如此,他也不会知道王大人不但真的高中了,还已另娶娇妻。而满京城上下竟无一人得知他们母子三人的存在。”
“这……可他怎么没有再来找过我?”
“找?且不说彼时灾民入城,致城中混乱,官府严令驱逐,灾民乞丐一概不得进城,他一个连活下去都是难事的孩子要如何才能接近如王大人这般位高权重之人?”
钱应明又冷笑了一声,却是看着自己倒映在脚下戏台之上的模糊影子,说道:“更何况,这般情形,还有何可找?莫不是陈世美的戏还没听够,想亲身试一试会不会被亲生父亲除之后快?不,从韩城一路逃来,他将命看得比什么都重,哪里还敢冒这个险。而真若谈到这个找字,王大人竟不会觉得羞愧吗?”
“……”王杰咬了咬牙。
八九年前,不过十岁出头而已,岂会知道并记得这么多事情?
等等,十岁出头……?
王杰心底蓦地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
不……
理智告诉他必是自己想多了的巧合。
“我不单知道这些。”
钱应明看似平静了一些,可王杰却看得见他眼中愈发汹涌的恨意,如海啸山崩于无声。
这是恨极了才会有的‘平静’。
“我还知道那两个孩子,一个叫秉德,一个叫志行。”钱应明笑了笑,讲道:“秉德无私,参天地兮。虽盘桓,志行正也——皆是王大人取名时所言,可讽刺的是,王大人寄予在两个孩子身上的品德,自己却都一概不曾做到。”
王杰越听,脸色越是震惊。
这些……他又是如何得知到的?!
他出身贫寒,父母与叔伯族等族人在当地多是普通农户而已,相对发达些的也只是做些小买卖,而这种家中再琐碎不过之事,是绝无可能会传出去的。
但这个钱举人却描述的如此详细——
详细到……一时之间将许许多多他已然要忘却了的记忆都勾连了出来。
“你究竟是何人……”较起初被人当众指责为‘翻版陈世美’时的勃然大怒相比较,此际的王杰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惊惑、甚至是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察觉到的慌乱。
仅凭着钱应明方才之言来看,他说谎的概率已然降到最低了。
而若是他所言句句属实,铃娘和两个孩子皆是死在了上京寻他的途中,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