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急,好歹也守着一份规矩,没有直接推门而入。
他的手指在雕花门上急促地叩动了两下,喊道:“玛法!”
得了阿桂回应,他即是推开了门。
“急急慌慌的,又得了什么消息?”阿桂见他神情,搁笔问。
“孙儿忽然想到一处或许有用的关键来!”那彦成一口气说下去:“那日廷审,您迟迟未见月牙儿入宫,遂派人吩咐我前去霁月园查看月牙儿的情况,而我赶到之时,吉毓不知为何也出宫去了霁月园——彼时她言语间,似乎早已料到月牙儿前夕会中毒之事!”
当时他心急如焚,只觉得章佳吉毓言语阴毒,不可理喻。而事后因廷审之上,丁子昱直面指认了景仁宫,他心下有了定论,又因近来忙里忙外,竟一时没去细想这里头的‘先后次序’!
他这破脑袋,可真不灵光!
听罢此言,阿桂神情一变。
“你是说,阿毓她早已知道景仁宫要毒杀冯丫头一事?”
“我未细问,但从她当时的态度来看,是料定了月牙儿已经没命了——若不是提早知道,岂会这般笃定?”
阿桂细细地想了想。
他多年不在京中,对自己这个庶出的孙女并没有太多印象,只知道先前跟冯霁雯闹出过一出丑闻,落了个心思歹毒的名声。
吉菱被撂了牌子送回来之后,也隐约说起过在景仁宫时她这位大姐对她的算计,他因此忧心这个不安分的晚辈再做出什么有辱家门之事,曾亲自去信训斥过,要她安分守己些。
可并未得过回信不说,时隔已久,她更是连回家探亲都不曾有过一遭。
他平日事忙,也未一直将心思放在这上面,直到今日那彦成说起她或许得知景仁宫的阴私之事,定神去想,是认为依照章佳吉毓这等争强好胜的性格,即便不会被嘉贵妃信任,可留意去窥听之事倒是也极有可能干得出来。
“祖父,若她出面供述,便是十分有力的证据!”
阿桂点头,拿定了主意说道:“明日一早让人进宫传信,便说你额娘病况加重,思女心切,接她回家中探望。”
那彦成得了他的话,为生变故,次日亲自等在了宫门外。
太阳升过头顶,照在他的脸上,让他越发焦急起来。
他已足足等了两个时辰。
福康安的身形一滞。
他倒没有想到这一点。
皇上盛怒之下,再听到劫狱的消息,没准儿就是一个‘若有反抗,就地正法’的旨意。
且对景仁宫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可趁之机。
可让他瞒着皇上,这不是知情不报吗?
他自幼放在心上的是富察氏世代忠于当今皇上,无论何时何地,决不可抱有私心的祖训。
但她方才……好像用了个‘求’字。
福康安眼中明灭了一阵。
“答应了。”
马车帘落下,将他的声音阻在了外面。
冯霁雯拔下发顶的玉兰簪,放在手心里握着。
他自接手白莲教事务以来,便没少跟白莲教打交道——知己知彼,应当多少能施展些保命的手段吧?
再不济,拖延些时间也好。
再退一万步说,有秦顾暗中跟着,真若动起手来,多多少少又多了一份生还的希望。
她只有这样想着,才能让自己勉强平静一些,得以有一缕心思去考虑接下来的计划。
……
次日,圣驾在西苑遇刺,十一阿哥为护驾身受重伤,和珅在大理寺被白莲教教徒劫走的消息不胫而走。
自数日前的廷审风波过后,一直静观事态发展的朝野上下一片震惊。
短短一夜之间,先是刺客混进内宫之中作乱,再是大理寺走水,案宗楼险些被付之一炬,重犯更是在眼皮子底下就这么被劫走——
天子大怒,内至内务府大小官员、内宫护军,外到大理寺上下,无一不被以‘玩忽职守’的罪名严饬重罚。
搜捕白莲教余孽的严令传至各大小衙门,和珅的肖像也被拓印成逃犯告示张贴在京城内外各个角落,以重金悬赏其踪迹线索。
城门禁严,出入皆要经过细致严苛的检查,官差时时出入在各大小场所进行严密的搜捕,官府恐担疏漏之责,秉着宁可错抓不能错放的原则,听风即雨,使得不少无辜之人被牵连下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