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当朝对质

金夫 非10 2248 字 8个月前

和珅道:“若我猜得没错的话,当年后宫之中对嘉贵妃娘娘最有威胁的便是娴妃了,陛下南巡途中,嘉贵妃命人毒杀娴妃,不慎为阿玛察觉到了蛛丝马迹,据福建旧仆称,阿玛当时欲上书皇上,想必要奏的便是此事。阿玛出于同僚之间的信任将此事提前告知了于大人,本欲与其商议,可谁料于大人不光百般劝阻,最后更起了杀心。”

他之所以有此猜测,并非毫无凭据,而是根据诸多线索多番揣摩而得出的结果。

永琰立即道:“若要证据的话,儿臣请求皇阿玛为额娘开棺验尸,以辨其是否为人毒杀!”

查明额娘的死因,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这是七姐的心愿,也是他的!

哪怕鱼死网破,逍遥了这么多年的、一直踩在他们头上的坏人今天也必须得到惩治!

金简竭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皇上……说句不敬之言,即便当真证明了确是被人毒杀,可也绝非是臣等所为啊!后|宫之中,向来错综复杂,谁能说得准令妃生前暗下都得罪了哪些人?”

已是陈年旧事,哪里还有证据可寻,既然没有证据,他又为何要认!

见他这副抵死不认的模样,永琰心内陡然生出了一股愤怒难当的情绪来。

杀了人还能说出这等大言不惭的话来,当真枉为人也!

“于大人,你敢对天发誓自己与此事无关吗?”永琰红着眼睛质问道。

“臣当然敢!臣愿以举家上下的性命起誓臣从未谋害过一条性命!”金简答得毫不犹豫。

见他神情如此,永琰气得脸色涨红,攥紧了拳头就要站起身来。

以举家老小的性命起誓……他可真敢说!

这种手上沾满了鲜血却毫无悔过之意,甚至对一切生命神灵都毫无敬畏之心的人,根本不配活在世上!

或许,是因为冯霁雯那一连串大逆不道、却似乎仍有些道理的言论、钱沣仿佛积压已久的谏言、永琰呈上来的物证、以及向来忠直不阿的富察家子孙福康安一反常态的悖逆圣意……这些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总算撼动了他心底深埋的疑虑。

他知道,西苑事变之后,太后离世、周围臣子对和珅罪行的唾骂与不齿不绝于耳,让他多少被怒气冲昏了头脑。

而此时,沸腾的事态被推到了顶峰,他反而慢慢地有了冷静下来的迹象。

乾隆想到了有一日在御书房中,和珅曾对他说过的那句话——

“陛下从不糊涂,非是因为其它,只因陛下时刻提醒自己不该为情绪所累,陛下从始至终都想做一位清醒理智的君王。”

因金简等人被呵斥,四下有着一瞬的静谧。

程渊此时上了前来。

“皇上,微臣有一事要奏。”

乾隆没有准允也没有说不准,只是看着他。

程渊自顾说道:“微臣曾疑心英廉大人是因查到了旧日真相,而遭人报复陷害。故而曾在之前去信提醒过和珅。”

“你远在云南,又是如何起的疑?”乾隆问。

“微臣上次回京之时,曾受英廉大人所邀相叙。异样的是,那日英廉大人所问皆是常保大人生前与患病前后之事,显是有意问询。彼时微臣不明,待英廉大人入狱之后,心内方生疑窦。而依眼下情形来看,微臣之疑为实。”

乾隆闻言眼神微微变了变,视线再一次落到了被他压在掌下的那封信笺之上。

程渊的话,与这封信可谓不谋而合,一切的起因皆源于冯英廉被人报复陷害这一说法似乎又添了几分可信度。

于敏中心急如焚,却只能尽量言简意赅地为自己辩解道:“皇上,这必然是早已商议好的说辞,臣当真冤枉!”

“当年常保患病之前,唯有你去过其府上,其府上旧人尚且记得你二人曾起过一番争执,自此之后,常保便卧床不起,这岂会是巧合?”谈及往昔好友之死,程渊在战场上磨砺出的一身煞气于此时显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