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大结局(四)

金夫 非10 2388 字 8个月前

冯舒志停下脚步,眼睛嘴巴全成了圆。

隔了一会儿,又“啊——”了一声!

自从那日‘戏楼认亲’之后,现在京城谁不知道钱先生是王杰王大人原配所出的亲生儿子……那也就是说,小野子也是王大人的儿子了?

这、这怎么可能啊!

虽然说冷面虎钱先生是给小野子送过好吃的,他也是纳闷儿过的,但……这还是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冯霁雯:“他与钱先生在上京的途中走失,应当是被好心的乞丐所救,辗转流落入京。”

冯舒志久久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不行,这么大的事情……我要去找他!”冯舒志攥了攥拳,一溜烟儿便没了影儿。

冯霁雯没喊住他,只能由他去了。

“钱先生有什么打算?”冯霁雯问和珅。

这段时日,王杰没少派人往霁月园来,就是想见钱应明一面,但钱应明迟迟不肯。

她听说,前日里王家下人上门的时候,带了一封信来。

“我看了王大人的信。”和珅边走边与她说道:“信中解释了当年之事存在的误会,原来王大人高中之时已经托人回乡,只是送信的人未能送达。王大人刚刚入仕,便因性格刚直得罪了人,被人弹劾入狱之后,是王杰夫人、当时在朝中为官的娘家兄长设法相救……”

其兄长心知妹妹爱慕王杰的心意,在明知王杰已有家室的情形之下,仍要促成这桩亲事。

当时城中已传得人尽皆知,王杰受了恩惠,不忍对方女儿家失了名声,只能一拖再拖。

久久不见妻儿回信,他便又差了亲信前往韩城接人入京。

路途遥远耽误时间不说,可谁知又适逢洪涝,待派去的人极不容易找到了韩城王家村,却是杳无音讯。

王杰也没有放弃,让人一路打听。

后来,王杰夫人的兄长不知从哪里得了信,告诉王杰,母子三人遭了盗匪迫害,不幸殒命了。

王杰起初不肯相信,亲自离京去找,路上却遇到了真正的盗匪,虽侥幸保住了一条性命,但……却落下了无法延续子嗣的后疾。

至此他才心灰意冷。

王杰夫人不介意他身患此疾,二人就此才算完婚。

这么多年过去,直到钱应明忽然出现,说出真相,王杰夫人才哭着跟丈夫承认当年兄长是为了让他早日死心,才编造了母子几人为盗匪所害的谎言。

谁都不希望被信任的人背叛,冯霁雯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她至今仍未亲自去看过小醒。

她与和珅谈及此事,和珅只有一句:“兴许她值得被原谅呢。”

她想反驳,和珅反问道:“上好的药材和补品都送过去了,还有什么好劝的?”

对啊……既然恨不起来,就别端着了。

何况小醒也救了她一次。

是非黑白,她心里自有一杆秤,不需要靠世俗规矩来左右。

无愧于心最重要。

……

当日午后,和珅送走了伊江阿之后,便与冯霁雯一道去了英廉府。

同行的还有钱应明,他此次前来,有一件私事要办。

若非有必要,他才不来呢!

只因一路上什么都不必做,不必说,净看着夫妻二人暗戳戳地秀恩爱了——

各种暖手啊靠肩啊这种小动作他可以假装没看见,完全没问题的,可是……俩人明明孩子还没影儿呢,就开始公然商量要给孩子取什么名儿了,男孩的想一通,女孩的再想一通,还不忘问他的意见……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真觉得无聊,谈点正经的不行吗?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说什么不能打发时间?

偏偏在他欲岔开话题的时候,他家这位大人还拿那种‘你这个人真是……’、总之就是十分意味深长,一言难尽、却又富含歧义的眼神看待他!

马车停下的一瞬间,钱应明头一个跳了下去。

他皱着眉,深吸了一口外面的空气。

没有了那股子腻歪的气息,果真好闻!

冯霁雯一进门庆叔便跪下了。

“是老奴险些连累了姑奶奶,是老奴教女无方。”他满心内疚,今日终于得见冯霁雯,想着他得来的消息,女儿非但未被惩罚,还被好汤好药的养着,一把年纪的人眼泪竟止不住地往外冒。

冯霁雯叹了口气,让人将他扶起。

“若要细分,此事到底因我而起,照此说来的话,倒是我连累到庆叔了。”

“姑奶奶折煞老奴了。”庆叔边拿手背擦着泪边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