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比目鱼

渔夫传奇 山村户口 3321 字 9个月前

“它真的要两条鱼一起才能游动吗?”小五好奇地问道。

“当然不是,比目鱼是底栖鱼类,已经不适应漂流生活了。它们平卧在海底,把身体半埋在沙子上,只露出两只眼睛以等待猎物、躲避捕食。这也是动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结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这么简单。”顾海潮解释说道。

其实,比目鱼这种奇异形状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刚孵化出来的小比目鱼,眼睛也是生在两边的。

在它长到大约三厘米长的时候,眼睛就开始“搬家”,一侧的眼睛向头的上方移动,渐渐地越过头的上缘移到另一侧,直到接近另一只眼睛时才停止。

而且,为了能更好地生存,有些比目鱼能随环境的颜色而改变体色,变色是靠著眼睛来观察其头部四周环境的色调,来決定它身体颜色的变化。所以它只要游到一个新的地方,就必须改变一次体色,因此,一天不知道要变多少次。

“这是一条牙鲆。”顾海潮辨认了一会说道。

牙鲆又叫牙片、偏口鱼,身体一般长二十五厘米到五十厘米,最大的牙鲆有七十厘米。在我国沿海,牙鲆有广泛的分布。新鲜的牙鲆可以食用或者制作成罐头,其肝脏还可以提炼鱼肝油。

“牙鲆挺贵的,养殖的现在都要八九十。”陈建良说道。

“那野生的岂不是更贵?”卫海顿时两眼冒光,至少也得翻倍吧?不便宜呀!

“这鱼好大呀!”小五也说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两者一比,他的石斑鱼好像就有点小了。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这不算什么,分布在我国的比目鱼都算比较小的,最大的大西洋大比目鱼,能长到两米多长,三百多公斤。”顾海潮说道。

小五扳着指头算起来,抓到这样一条鱼,得有多少钱呀?至少几十万吧?

“这种鱼要怎么捉啊?只能钓吗?”卫海的心也热切了起来。

“黄海、渤海的渔民常用海底曳网来捕捞,也可以潜水下去捕捉,钓也可以,不过效率比较低。”顾海潮说道。

他觉得作为一个生物学家,这样教人好像有点不妥呀!不过多数比目鱼都是可以养殖的,不存在灭绝的危险,也就无所谓了。他自己平时也吃鱼,人类到底是肉食动物。

“那我们下海去捉吧?”卫海说道,钓就不指望了,这么多个人,时间也不短了,才钓上来这么一条,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你和我说有什么用?去叫你哥停船呀!”陈建良白眼一翻说道,他还是比较同意下海的,可以找找宝贝什么的。

“好,我这就去。”卫海对堂哥还是有点敬畏的,不过为了钱包着想,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不久后,卫航他们的船队来到了台岛海域外面的北太平洋,一过北回归线,船上的众人就觉得天气有点凉了,不像在唐家村,在外面干活的时候依然能感到酷热。

“这天气,真舒服,全年都这样就好了。”陈建良等长时间在南方生活的人第一时间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哪像前段时间出海,天气热得要命,各种冰镇饮料喝的嘴巴都苦了,还是没点凉快的感觉。

“这好办,天气热的时候我们就到寒带海域捕鱼,天气冷的时候,我们就到热带海域捕鱼。”

卫海替自己的堂哥拿了主意,他是信心满满,有了这艘船,现在哪里去不到呀?他可是听航哥说了,这艘船还有破冰能力的,到时候说不定能去北极玩玩,看看那什么北极光。

但他没有考虑完整,是有一点破冰能力,但不会很强,加上还有其他船呢?遇上冰山,那就惨了。

“能钓鱼吗?”有游客提议道。

蓝天白云、大海无垠,还有海风带来的阵阵清新和凉意,远离喧嚣和尘俗,在大海的中央,享受这安逸中的波涛汹涌,垂坐船上,随意的海钓,这曾经是他们多么向往的梦幻画面呀!

如今却已身至其中,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过?

“行啊!看看谁的手气好。”一些不甘寂寞的游客说道,他们老早就准备好了钓鱼的工具了,就等着大展身手。可惜这几天大家明显对下海的兴趣更大,他们还没来得及发挥呢!

“算了,我就不比了。”贾路平说道,他以前有点晕船的,都没怎么出过海,对这玩意不在行。

“海钓的话,去其他船吧!这艘船船舷太高了,没什么乐趣。”陈建良说道,他虽然更倾向于潜水寻宝。不过现在船没有停,钓鱼也是个不错的乐趣,都是老四那家伙感染的。

“这样才更显技术,还去其他船。多麻烦呀?”崔景浩也很有兴致地说道。

他也算一个资深的海钓爱好者,正准备一展风采呢!况且他们的鱼竿都是比较高级的,这个高度还是没问题的。

卫海和小五两个人“爱好广泛”,也是定不下来的主,他们用行动代替了语言。已经跑进去把鱼竿搬出来了。

船上的鱼竿并不缺,卫航很早就买了一批,此外,云如龙他们的鱼竿还放在这里,也没有拿回去。用他的话说,宝贝先在这里放着,哥回来的时候还要用呢!

要是他知道卫航把他的鱼竿当成了大家的公用品,不知道会气成什么样子?

卫航正在房间里修炼,不关心这些,也没去参加海钓。明年差不多就要结婚了,他能修炼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

小五是满怀热情,结果到开始的时候,大家才发现他丫的压根就不会,净是乱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