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现场直播

渔夫传奇 山村户口 3312 字 9个月前

“水杉就是造船的好材料。”旁边的人马上点明。

中国古代造船用到的木材种类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优中选优。并根据木材不同的特点和性能用在船舶不同的部位。

而一般来说,杉木的材料比较松软,并不适合制造要承受大抵抗力的东西。

然而,杉木芯则不一样,坚硬,材料轻,而且耐水泡。因此,是制造船的好材料。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杉木在中国很多,而且容易成材,有几十年的已经非常高大。

“刚才那甲板,好像是檫树。”刚才,其实没有看得很清楚,卫航那家伙走来走去,其实就是走马观花,令这些想要研究的人有点捉狂。

古代造船有一句话,叫做:千年针松一根柱,十年檫树好打船!

至于海船跟海水接触的底部,应该就是柚木。

柚木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材质呈黄褐色或暗褐色,木质细密,硬度大,纹理美观。在日晒雨淋,干湿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不翘不裂;耐水,耐火性强,能抗白蚁和不同海域的海虫蛀食,极耐腐,列于世界船舰用材的首位,是军需航海的重要用材。

“让小伙子停一下,往右边看,那有一个柜子,看能不能打开。”何老虽然年纪大,但眼睛贼厉害。卫航只是拿着摄像机晃了一下,居然也被他看到了。

接到指令,卫航朝那柜子走过去。走过去之后,同样用手擦一下柜子。

刚将上面一处的淤泥擦开,一抹金色出现在卫航眼底。而围观的人同样是眼瞳一缩,露出震惊的神色。

“不会都是金子打造的吧?老三,你赶紧将整个柜子擦一遍。”陈建良在船上大喊大叫。

卫航一头黑线,我下来就是擦来擦去的吗?饭店服务员不成?

粗略将覆盖在上面的淤泥擦掉,金光闪闪的柜子出现在大家眼前,船上所有人都吞了吞口水。单单是这个柜子,就值多少钱呀?

也可见,当年郑和下西洋,从海外赚取了多少金银财宝。一艘船上,就建设得如此奢华,肯定是赚翻了。

卫航认真一看,发现柜子有一把锁,牢牢将柜子锁起来。他两手一摊,表示自己也无可奈何了。

“老三,赶紧将绳索弄进去,拴住柜子,我让打捞船拉上来。”陈建良有点迫不及待。

而博物馆那边,邓馆主等人也同样好奇,柜子里面,肯定锁着很贵重的东西。或许,里面就藏着一些对他们考古很有帮助的信息。

“小心点,不要碰坏船体其他地方。”他们只有一个要求。

远在美国,一家潜水服研发公司中,总经理手上拿着一张刚刚发过来的订单,颇有点意气风发的架势,语言激扬地给下属发表演讲。

“这是一个中国客户刚刚发过来的订单,涉足金额超过五千万美金。他们的要求不高,只需要我们的潜水服超越极限,达到更深的海域。先生们,女士们!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大好机会,你们有没有信心攻克海底压强的困难?绿油油的票子正在跟我们招手,我们还等什么?”那总经理开口道。

外国人说话方式就是不一样,在中国,那么正式的场合,一般都不会用这种语调,以及轻松的语言。

在国内大公司上班的人都知道,领导开会,一般都是很严肃的,他们就是需要给下面的人制造压力,形成一种所谓的官威,才能震慑手下,让他们乖乖做事。

五千万美金其实不算天文数目,至少在美国这种地方,在这种大公司里面,真不算什么。即便是中型的公司,生意好的话,一个季度的交易额就能达到这个数目。

约翰真正看重的是潜水服的前景,随着海洋的深度开发,对潜水服依赖越来越大。这种产品只会越来越有市场。当然,不想被市场淘汰,就得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不停地突破极限。

这一笔订单,只是拿出来刺激员工而已。接下来,他会制定一个奖励方案,对所有参与研发出更好的潜水服的员工,都给与丰厚的奖励。

中国有句老话非常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在这个国家生活,人民更加注重物质生活,对金钱的需求更强。因此,当奖励方案发放下去,大家看了一眼,都心中激动起来。

“记住,我们要打造出世界一流的潜水服。你们谁贡献出了智慧,奖金绝对不会少。”约翰对员工们说道。

潜水服虽然没有太空服昂贵。动不动就是上千万,但胜在这种产品的销量多。约翰认为,绝对要比太空服有前提。

至少,短期内是这么一个大潮流。当太空开发进入高潮的时候。或许格局会改变。

航空服可防护空间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和微流星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那么,它需要的技术就太复杂了。因此,价格贵是难以避免的。

而一般的潜水服,用于防止潜水时体温散失过快,造成失温。同时也能保护潜水员免受礁石或有害动物植物的伤害。这种就没什么技术可言,所以也很便宜。目前研发的深海潜水服,市场越来越大。

研发这种潜水服,最大的考虑就是海底的压强对人体的影响,设计的时候,就需要努力解决这个问题,消除压强的不良影响。

其次,才是温度因素。众所周知,越深的海底,不仅压强越大。温度也是越低。不过,怎么低都有一个极限,不可能零度以下,毕竟那个时候,海水都要结冰了。

粤省的省博物馆里面,汇集了不少人,其中有文物专家,也有考古专家,还有博物馆的成员。

“这艘巨船的发现,是中国打捞史上最大的一艘。可惜。实在是太水太深,距离太远,只能先放着在那边了。”一个老前辈开口道。

语气中,充满了遗憾。当他得到消息。就赶了过来。大家看到视频上的内容,均是深深震撼住。

郑和宝船大家都听说过,在史书上记载很多。但没有看到实物,就连自己国人都会产生怀疑,那个时候,能制造出如此大的巨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