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蚁穴与种子(上).

摄政大明 虫豸 3470 字 2024-05-18

“谢陛下。”赵俊臣面色平静,缓缓站起身来,并问道:“不知陛下唤臣觐见,所为何事?”

德庆皇帝反问道:“你说呢?”…

赵俊臣在这个时候,自然也不会装糊涂,点头道:“陛下是为了今天早朝上的事情?哎,太子殿下他实在鲁莽了。”

德庆皇帝轻哼一声,说道:“这个不用你来说,朕自然知道太子鲁莽了,接下来也会有所训导,但朕这次招你觐见,却是想知道,对于这件事情你这么看?太子他一口气抓捕了七十余位地方官员,又当众弹劾了三位阁老,这件事一旦处理不好,就会让朝野动荡,朕有心平息这场乱子,却又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所以想让你帮朕出出主意……”

说到这里,德庆皇帝微微一顿,然后目光炯炯的打量着赵俊臣的神色变化,又说道:“还有,太子他虽然性子倔强,但平时还算懂得分寸,而今日这般鲁莽行事,朕总觉得事情有些蹊跷,认为暗中或许有人在推波助澜,俊臣你管着西厂,对此有没有什么消息?”

来了!

赵俊臣心中一惊,明白德庆皇帝这是在试探自己。

德庆皇帝的这番询问,明着是让赵俊臣出主意,好似对赵俊臣推心置腹一般,但赵俊臣若是因此而丧失警惕,在回答中出现破绽、又或者表露了某种意图,那么接下来迎接他的就是万劫不复的局面!

不过,在表面上,赵俊臣却好似神色迟疑,又犹豫了片刻后,才向德庆皇帝禀报道:“陛下,您这么说,难不成您在怀疑……东厂?”

“东厂?”德庆皇帝微微一愣,他刚才的那番话,正是在试探赵俊臣,却没想到赵俊臣突然间提到了东厂。

“是的,陛下,正是东厂衙门!”

赵俊臣好似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认真的点了点头,并语气严肃的回答道。

“祸水东引”,正是赵俊臣为了今日局面所定下的应对之策!

而东厂,则是赵俊臣已经准备多时的替罪羔羊!

“难道你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细细讲来!”

德庆皇帝眉头一皱,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神色肃穆的吩咐道。

……

ps:看到大家依然在不断的打赏、留言与投票,有老读者,也有新读者,实在感动!谢谢大家!因为发布的章节按字数收费,所以我不能在这里写出每一位读者的名字,但每一位熟悉的id,我全都会记在心里!再次拜谢!

恩,今天第一更!凌晨前还有第二更!

……

第二百八十三章蚁穴与种子(上)。

第二百八十三章蚁穴与种子(上),:

iv

……

“赵大人,陛下有旨,要您前往御书房觐见。”

听到张德的话,赵俊臣若有所思,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向左兰山等人轻声吩咐道:“如今朝中形势混乱复杂,我一时间也不能理清思绪,你们吩咐下去,让咱们的人暂且不要轻举妄动,浑水摸鱼固然好,但若是水太深的话,说不定就会淹死,所以咱们这个时候也要小心一些。”

当左兰山、詹善常等人纷纷答应之后,赵俊臣便随着太监张德向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步行之间,赵俊臣思索着德庆皇帝这次召见自己的原因。

今天的早朝上,太子朱和堉再次因为他那“天真的正义感”,而招惹了天大的麻烦,一旦处理不好,朝野形势就会动荡不安,到时候说不定就会出现什么大乱子。

在这个时候,德庆皇帝不去寻找周尚景、黄。无错。w有容、沈常茂这三位权高位重的当事人商议谈判、妥协让步、暗中交易,反而第一时间召唤赵俊臣觐见,却显得十分奇怪。

这段日子以来,赵俊臣的权势与影响虽然日益增涨,但太子朱和堉这次所招惹的麻烦实在太大了,即使赵俊臣拼尽全力也没有改变与扭转的可能,对于这一点德庆皇帝应该十分清楚才对。

那么,德庆皇帝在这般敏感时机单独召见赵俊臣,又是为了什么原因呢?

“难道……德庆皇帝发现了什么,开始怀疑我了?”

想到这种可能性,赵俊臣迈向御书房的脚步不由微微一顿。眼中有凝重之色一闪而过。

但只是片刻时间,赵俊臣就已是恢复了正常。

“不思胜。先虑败”——这是每一位深谋远虑的政客所必须的政治素养之一。

而赵俊臣也是这么做的,当初在计划实行之初。赵俊臣便已经考虑到了所有的形势变化与应对之策。

所以,赵俊臣虽惊不乱!

与此同时,御书房中,德庆皇帝坐在御案之后,却是眉头紧锁、面色凝重,正为今天早朝上的事情而发愁。

说起来,德庆皇帝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像今天这般左右为难了。

德庆皇帝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太子朱和堉在回京后竟会这般鲁莽,并且一点余地不留。借着审办“南巡筹备舞弊案”的机会,不仅把北直隶到南直隶之间的地方官吏一扫而空,更是当众弹劾了朝中三大阁老!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是也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了!

所以,德庆皇帝接下来必须要面临两种选择——或是全力支持太子朱和堉的弹劾,借机打击三大阁老的势力与声望,或是全力阻止太子朱和堉的行动,防止这件事情所造成的混乱进一步扩大。

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选择。否则只会让太子朱和堉与三大阁老皆不服气,到时候朝中形势反而难以控制。

只是,第一种选择,会让朝中形势动荡。而第二种选择,却是破坏朱和堉身为储君的威望。

所以,德庆皇帝此时只觉得两面为难。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抉择。

而与此同时,对于太子朱和堉做出了这般蠢事。又把自己逼到这般境地,德庆皇帝更是心中恼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