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在首辅周尚景的极力争取之下,吏部尚书宋启文、保和殿大学士李和这二人固然是留在了京城中枢,代替周尚景主持局面,然而周尚景安插在赵俊臣地盘的两颗钉子——工部侍郎叶尚宏、户部侍郎马森二人,却在赵俊臣的运作之下皆是进入了伴驾南巡的大名单之中,如此一来,在南巡期间,工部与户部这两大衙门也不会被周尚景渗透。
此外,黄有容与沈常茂这两位阁老如今已是结盟为一体,同进同退之下,原本最占优势,在南巡期间,黄有容在京城辅政、沈常茂伴驾南巡,两人在分工之下,既能保持他们在京城中枢的影响力,也能保持他们在德庆皇帝身边的影响力,正是攻守兼备、形势极佳!
然而,也正因为他们拥有这般优势,所以赵俊臣与周尚景二人却是十分默契的联手行事,将他们两人门下的一众核心官员,比如少傅张诚、礼部尚书林维、大学士霍正源等等官员,皆是安排进了伴驾南巡的大名单之中,如此黄有容虽然成为了辅政大臣,但因为身边缺少心腹们的支持,却也无法在京城中枢一手遮天!
在庙堂之中,就是这样,你在算计别人的时候,别人也在算计你,在利益得失之间,总需要有所抉择,任谁也不能得到所有的好处。
可以说,德庆皇帝所宣布的这两份名单,是朝中各大派系较力与妥协的结果,期间所经历的明争暗斗、算计谋划,绝不逊色于一场规模浩大的党争!…
但如今,却已是尘埃落定,各方派系皆已是接受了最终的结果,所以当德庆皇帝宣布了这两份名单之后,百官之中也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只是默认了这般结局。
德庆皇帝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宣布了两份名单之后,并没有耽搁,只是再次宣布,南巡正式开始!
然后,在留京官员们的相送下,德庆皇帝带领着一众伴驾官员,来到了通惠河口,并在这里乘船,前往南巡的第一站——通州!
……
ps:过度章节!比较无趣,写起来也非常麻烦,还请大家见谅。下一章进入正题!
……(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微信公众号!)
第二百九十六章两份名单。
第二百九十六章两份名单,:
iv
。
ps:看《摄政大明》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
两天之后,是农历的三月初三。
宜祭祀、出行、修造;忌移徙、入宅、作灶。
≡古以来,民间就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相传这一天是黄帝的诞辰,此外,道教也把这一天视为真武大帝的诞辰。
而言之,这是一个好日子,俗称“上巳节”,是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前些日子,在朝堂之上,百官们经过了多次的争论与商议之后,也把德庆皇帝开始南巡的日子定在了这一天。
对于百官们的商议结果,德庆皇帝是颇为赞成的,不过依着赵俊臣猜想,德庆皇帝之所以赞成这个日子,倒不是因为这一天是良辰吉日,而是存着“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想法,若是从这一天开始南巡,那么等到德庆皇帝驾临江南的时候,还能赶上三月的尾巴,也可以看到江南的三月美景。
÷实上,为了加快路上的速度、赶在三月结束之前到达江南,德庆皇帝还特意弃马乘船,沿京杭大运河乘舟而行,路经通州、天津卫、沧州、台儿庄等地,一路抵达江苏徐州,然后再通过淮阴、淮安等地,直抵扬州!
当然,按照德庆皇帝的说法。他这次南巡之所以弃马乘船,是为了节约民力。避免打扰地方,并顺便视察沿途水工等等。这般光明无私的说法,倒也骗过了不少人,也为德庆皇帝的这次南巡增加了一些正当性。
然而,赵俊臣自然不会相信德庆皇帝的这一番说辞,否则也无法解释德庆皇帝在抵达了扬州之后,为何会行程速度突然骤减,先是要在扬州停留七天时间不说,接下来更是要弃舟换马,慢悠悠的“巡视”江南的每一处美景胜地。并且还在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嘉兴等地,各是停留五到七日不等。
很显然,德庆皇帝这一次南巡,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游山玩水罢了。
不过,包括赵俊臣在内,所有看穿了德庆皇帝心思的朝中大臣,都不会拆穿这一点,只是与其他官员们一同高呼“陛下圣明”,就好似德庆皇帝当真是一位圣明皇帝一般。
按照规矩与流程。在正式南巡之前,德庆皇帝还需要祭告天地与祖宗,所以这天一大早,德庆皇帝就带着文武百官们前往天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