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京城里的变故(上).

摄政大明 虫豸 3251 字 2024-05-18

也正是这个决定,让沈黄两党的合作彻底破裂了!

在此之前,黄有容确实有心趁着南巡的机会逐步蚕食沈常茂的势力范围、收买沈党官员为己用,时至今日,已是初步有了一些成效,许多沈党官员的立场已是渐渐的偏向于黄有容了。

所以,在两派官员碰面磋商的时候,某些沈党官员的立场就令人诧异了,他们不仅没有为沈党的司马卓主持公道,反而处处为黄党的王邖说好话,这般情况之下,最终的商议结果竟是王邖只需要赔偿几百两医药费就可以了事!

面对这般结果,司马卓又哪里会心服?再加上他本身就不是一个城府深沉的人,当场就大闹了起来!

大闹之余,受到了流言的干扰,司马卓更是口不择言,宣称某些沈党官员已经被黄有容收买了,所以才会胳膊肘往外拐!黄有容也是不安好心,趁着南巡的机会挖沈阁老的墙角!还说沈党众人压根没有警惕之心,眼睁睁的看着黄有容蚕食沈党,却无动于衷!

然后,司马卓还将自己所听到的种种流言当众重复了一遍!

再然后,就可以看到,所有的黄党官员皆是面色诡异,一部分沈党官员表情沉凝,似乎是心生忧虑,另一部分沈党官员则是表情变幻不定,似乎是有些心虚。

沈常茂并非是无谋之辈,在他离京之前,也想到了黄有容会趁机蚕食沈党的可能性,也留下了许多应对之策!

沈常茂离京之后,主持沈党的人是少保赵正和,这些日子以来,赵正和也听到了许多流言,心中颇是疑虑,已是有了防备黄有容的心思,此时又受到司马卓的引导,再加上这次的磋商也确实让赵正和看出了许多端倪,于是赵正和也终于下定了决心,起身安抚了司马卓之后,突然向黄有容宣布,沈黄两党的合作暂时中止,一切等到沈常茂回京再说!

然后,赵正和没有再说什么,也根本没有给黄有容解释的机会,就这么带领着沈党的所有官员离开了黄有容的府邸,只剩下黄有容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大乱!

事实上,黄有容麻烦的事情还在后面!

太子朱和堉一心想要趁着德庆皇帝南巡的机会进行商税改革,只是在黄有容的压制之下,才迟迟不能进行。然而黄有容之所以可以压制太子朱和堉,也是因为沈党官员的大力协助,如今沈黄两党突然决裂,因为司马卓的事情,接下来说不定还会出现冲突,黄有容仅凭着黄党的势力、势力又要被沈党牵制了一部分,如何还可以继续压制太子朱和堉?

如此一来,太子朱和堉雄心勃勃的商税改革计划,已是势在必行!

……

……

……

……

第二天,巳时三刻,在扬州各界的恭送之下,南巡船队停留了七日之后,终于离开了扬州,缓缓驶往下一站——常州。

这个时候,距离苏州越来越近,德庆皇帝与周尚景明争暗斗的事情,已是渐渐的为人所知,再也无法遮掩。

正所谓“神仙斗法、凡人遭殃”,皇帝与内阁首辅的博弈冲突,波及范围也绝不会比神仙斗法逊色多少。如此一来,任谁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受到牵连,尤其是那些朝廷中下层官员,他们完全接触不到详细消息,只能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心中不免有些恐慌,却又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恐慌些什么。

伴驾的朝廷重臣们各有消息渠道,倒是得到了一些消息,只是近两天以来,他们大都受到了德庆皇帝与周尚景的双方拉拢,或是考虑自保、或是考虑站队,皆是一副思虑重重的模样,而他们的这般表现,也进一步加重了下面官员的忧虑心理。

所以,离开扬州的时候,南巡队伍的气氛不免有些诡异沉凝。

在所有人之中,依然是气定神闲、保持镇定的人,也唯有二人而已。

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这场博弈的两位主角——德庆皇帝与周尚景!

显然,他们皆是信心满满!

而就在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也同样是一副暗流汹涌的景象。

前些日子,在京城官场之中,突然有一则流言越传越广——说是黄有容与沈常茂的结盟,其实是不怀好意、包含祸心,结盟只是一种假象,黄有容打算趁着德庆皇帝南巡、沈常茂伴驾离京的机会,吞并沈常茂的势力、收买沈常茂的党羽!

官场本就是流言蜚语的聚集地,类似的流言每天就算没有一百条也有八十条,原本不会有人当真。然而这条流言实在是有血有肉、生动传神,不仅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还罗列了许多佐证,让人不得不信。

最重要的是。这条流言并不只是言之凿凿的灌输观点,还包含了一系列的疑问,以此来引导人们的思路,由人们自己来分析疑点、得出结论。

比如,黄有容与沈常茂结盟的时机实在是蹊跷。早不结盟、晚不结盟,偏偏等到南巡即将要开始的时候结盟,不免过于巧合。要知道,等到南巡开始之后,黄有容留京辅政、一家独大,沈常茂伴驾南巡、鞭长莫及,这不正是黄有容吞并沈党的大好时机吗?

又比如,这段时间以来,黄有容刻意的给予了沈党官员许多恩惠,就是为了拉拢收买。时至今日,许多沈党官员的立场已是偏向于黄有容、将沈常茂抛在脑后了,这一点只看每天有多少沈党官员积极的前往黄有容府邸问安示好就知道了,长此以往,结果会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