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像吗?”赵伯圉答道。
“既然你们是秦人,那也算是王室的属臣。请拿出你们的邀请书来让我们看看,不然我们是不能放你们进城的。”既然赵伯圉等人说自己是秦人,于是守城的将士也就不再那样执拗了,于是便向赵伯圉等人要邀请参加天子登基的文书。
这个?
邀请的文书,秦人还真没有。
面对守城将士的问话,赵伯圉当场尴尬了,“这个吗?”
望着一脸尴尬的赵伯圉等人,守城将士立即警惕起来,“你等退后,不然我们就要将尔等全部抓起来。”
既然赵伯圉等人拿不出邀请的文书了,谁知道你们这帮人是做什么的呢?
守城将士立即挥戈向赵伯圉等人冲过来。
这下赵伯圉也不高兴了,准备拔剑跟这些守城的王室士兵打斗。
“伯圉退后,莫要跟人家打斗。”嬴康见状立即命令赵伯圉等人退后。
见秦人退后,守城将士一起上前,推着又厚又重的城门“咯吱,咯吱”的关上了。
“大夫,这到底算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好心好意的来给人家天子祝贺登基大典,却偏偏被人丢在了城外。哎---,早知如此何必执意要来这儿受辱呢?”眼看着城门就要关上了,赵伯圉跺着脚气愤的说道。
莫要说是赵伯圉,就是嬴康自己也生气啊!
“且慢关上城门,且慢关门---”就在城门马上就要关上的时候,一个穿戴着春官府服饰的官员边跑边喊道。
守城将士停止了关门,一脸不悦的望着跑过来的官员,“您这是要做什么呢?马上都要关门了,你才过来?”
春官府的官员也不用去理会那些守城的将士,一路跑出门对赵伯圉等人说道:“大宗伯有令,请秦人使者进城---”
都已经做好在城外过夜的准备了,没成想却等来了春官府的官员。
这真是柳暗花明啊!
安顿好齐候之后,已经是黄昏了,虽然天子登基大典在明天,但是今天晚上就要把好多事情安排好。
而且晚上他和小宗伯还要出面招呼这些从各地赶过来参加登基大典的诸侯和贵宾们。
一年中就忙乎这么几天,大宗伯实在是忙得有些晕头转向了。
就在这时,属下来报:“大宗伯,秦人的使者来了。”
秦人的使者来了?
大宗伯听罢,以为自己是听错了,“你说什么?谁来了?”
“千邑秦人的首领和他们的司马来参加新天子的登基大典了。”属下再次说道。
千邑秦人的首领竟然来了,可是自己并没有邀请秦人参加了。再说了这是什么事情呢?如此重大的事情,一般的诸侯都未必能够参加,你秦人一个连国家都没有建立的小小人物跑来凑什么热闹呢?
大宗伯一听当下就有些火了,“他们这个时候跑来做什么呢?”
“秦人的首领嬴康带着好多的牛羊马匹以及珠宝玉器等等,说是前来参加天子的登基大典。请属下一定要把他们的心意说与大宗伯。属下推脱不过,所以就来向大宗伯禀报此事了。”属下其实是知道人家大宗伯根本不会邀请秦人这么一个地位低下的部落前来参加天子登基大典这等重要事情的。所以直接向大宗伯说明自己是推脱不过这才来向他禀报的。
这个?
大宗伯当下有些为难了,他知道当下的千邑秦人可是有些实力的,而且王室的北部边境几乎是全要依赖这些地位不高的秦人来守护。
可是依赖归依赖,身份地位还是要讲究的。
哎---,这些秦人咋就这么不自觉的,啥热闹他们都想去看看呢?
“大宗伯,秦人首领还在北门等候,要不要请他们进城呢?”眼看这天色逐渐晚了,再不请秦人进城,镐京的城门可就要关闭了,属下于是问道。
大宗伯虽然不愿意见秦人,但也知道此时的秦人对整个王室的重要作用,于是对属下道:“秦人虽是不请自到,但毕竟也是一番好意,总不能让人家在城外忍饥挨饿是不。你去请他们进城,随便找个地方把他们安顿下来就行了。”
“诺---”属下答道,赶紧出城迎接秦人一行人马去了。
镐京北门。
等在这里的嬴康等人已经从中午等到快天黑了,始终没有等到人家春官府的人来迎接自己。
“这些人到底是干什么吃的,办事咋这么磨叽呢?”眼看着天就要黑了,还不见人来迎接自己,赵伯圉终于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