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二章 巅峰对决(终)

寻道天行 覆小灭 2492 字 10个月前

他知道古葬话中深意…

自大唐开国始,真武剑宗便一直都是李唐皇庭最忠诚的守护者。前随祖皇帝南征北战,平定中原。后于元宗内乱期间,统领天下剑修镇守国都。藩王叛变剑祖万里杀敌,大旱饥荒倾巢施布人间。纵使二十年前的金銮殿弑君案,亦是如此。当年二皇子为登大宝弑父夺位,惹太傅震怒,亲率百门望族北上讨伐,京都江湖骤然暴动。其时,身为真武宫主的李璇玑为稳局势,不惜舍情而取义,手执轩辕神剑屹立于玄武门前阻击吕奉仙,为通天塔赢取了启阵的时间,终以护国大阵将太傅一系拒于长安城外。这才有了后来太傅南下,群雄围剿岳阳,奉仙以杀证道,诛仙斩苍穹等等惊天动地的事情。

可以说,每逢国运崩离之际,真武山都会成为大唐朝廷最后一道护身符,斩奸邪除妖魔,还乾坤以安定。

千百年来无不如此…

但,不变的定律到了李白这一代,却出现了诡异的变数。李白道出纯阳师从真武,虽流着李唐皇族的旁系血脉,是当世真武剑宗道统的继承者。但他身上却同样流着吕奉仙的血。而且他生性洒脱,从不求功名利禄,如无缰之野马不受束缚,亦如无鞘之利剑锋芒毕露。

作为执权者,任何朝代的皇庭都容纳不了这般桀骜狂徒。大唐朝廷就更不会允许真武山这把安放在自己心腹的利剑,掌握在李白的手上。

而当今唐皇之所以至今不拿李白,则是因为真武山的剑还掌握在李璇玑这位大公主的手里,暂时可以无忧。但以当今唐皇的行事风格与手腕而论,一旦李璇玑驾鹤仙去,他很可能就会像十二年前肃清太傅势力那般,不惜一切代价除了李白这个心腹大患。

更何况,李白今日所展现出的战力,已经足以威胁到金銮殿。所谓半君如伴虎,这对李白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呵呵。”

李白艰难地笑了一笑,把目光看向苍穹…

“多谢师叔赐教。”

“……”

李白早已力竭,说话的声音更虚弱得宛如蚊吟,连雨声都能将其掩盖,不过以古葬修为必然能够听见,只是他没再回话了。因为,擎天剑道已过大半,此时他离峰颠就剩下里余不到。在云雾细雨中,高耸参天金枫隐约可见,枫树下还有好些人影。他们都在那里等很久了,若再耽误时间,恐怕大家都会不耐烦。

细雨早已将麻袍渐淋湿透,本就干瘦无肉的身躯更显瘦弱与单薄。山高风急,吹荡起毛发几缕。古葬前行的脚步虽依旧稳健,但看起来怎也有那么一些飘忽,踩在碎石里的脚印只有浅浅的痕迹…

“噗…”

满地淤泥,大雨飘絮,尽是狼狈。

深陷坑中的李白没能在第一时间站起身躯。

胸前道袍全数破碎,露淤青发黑的胸膛,胸膛中间一颗血红的拳印格外醒目。李白忍不住内血翻腾,接连张嘴喷出两口热血。很显然,古葬的一拳已经对李白造成了极重的内伤,否则李白即使落败也会咬着牙关站起身来。因为这里是真武山,李白需要维护真武剑宗的尊严。

另一端。

古葬自然下垂着双手,眉宇两边的眼睛虽仍腥红,却也重新酝酿出了从容。

他缓步走到坑洼边沿,居高临下地看着坑里的李白。

他就像是位胜利者,但他不全然胜利。

他的右手,有着一道无法掩饰的创伤。笔直的切口从他右手肘破开皮肉一路延伸至掌心。伤口见骨,鲜血淋漓,不止流淌着染红了他大半根臂膀,也染红了他脚下的泥土。可是染血的泥土随着血水渗入却不知为何逐渐变成了妖艳的紫红色。

但无论如何,古葬受伤了,这是事实。

他就伤在李白终极一剑之下。

若无意外,这是自岳阳血战以后,二十年来的第一次圣人染血。不过迫使圣人染血者,则并不让人意外。因为,李白身上流淌着的是吕奉仙的血脉。他曾经就在这个地方,以王境之躯连斩四位圣人,而谱写了一段传世至今的神话。

李白是吕奉仙的后人,他能走到这一步便是当然

“你已经领略到你父亲的剑意。”

鲜血沿着臂弯凝聚在指缝间,渐落到地上,再沿着石缝流落深坑里。妖艳的紫色与醒目的腥红,将被于淋湿的泥土染成另一种紫红。在说话期间,古葬膨胀魁梧的身躯迅速萎缩,就恍如泄气的皮球,很快就干瘪成了原来的枯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