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藏书

医者为王 方千金 3320 字 8个月前

最主要的是,如此详细的对一本书注解,这绝对是王博渊在阅读的过程中注解的,《伤寒论》的版本不少,但是被王博渊注解的过的全国也就仅此一本,说这本书是孤本那绝对不算夸张。

“都是王老厚爱。”林源笑着道,说着话他不由的想到了王博渊的身体,以王博渊的身体状况最多也就撑一年半载,一位国手级别的杏林宗师已经到了风烛残年,随时有可能辞世。

“王博渊?”听着林源和侯继成的谈话,时鸿飞也吃了已经,凑过来道:“这是秦省王博渊王老亲自注解的?”

“这还有假?”侯继成翻着上面的注解道:“能够把伤寒论注解的这么清晰透彻,除了王博渊王老估计也没有其他人了。”

“嘶!”时鸿飞倒吸一口凉气,吃惊的看着林源,林源这面子真是大,不仅仅认识谢志坤谢老,竟然还认识王博渊王老,甚至让王老送了这么珍贵一本书。

“林老弟,我们打个商量,这本书借我看一阵怎么样?”侯继成笑呵呵的向林源道,时鸿飞是学习西医的,他只是吃惊王博渊对林源的看重,但是侯继成却是学中医的,他更加清楚这本书的价值,这本书要是能让他拿去研究一段时间,对他来说绝对会受益匪浅。

“呵呵,侯大哥,不是我小气,这本书可是王老送给我的,我还没有看完,这一阵正是爱不释手的时候。”林源笑着道:“等我看完了再借给你看。”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侯继成笑着道:“林老弟,我也不白看你的书,你要是有机会去东江,我带你我们家的藏书馆。”

“侯大哥,那就这么说定了。”林源闻言急忙笑道,别人不清楚侯继成家的藏书馆意味着什么,林源却清清楚楚,侯家作为眼下杏林界仅存的几家杏林世家之一,可不仅仅是因为侯家在杏林界的影响,更是因为侯家的底蕴,这底蕴是什么,底蕴就是传承。

中国人自古就有门户之见,很多手艺和绝技都有传男不男女的说法,这就导致很多孤本外人根本看不到,这几年杏林界的风气虽然已经好了很多,但是却不是每一位名医都那么大度,愿意把自己的绝招手艺公布出去。

南白北章东王候,这四大杏林世家近百年已经没有出过国手级别的中医宗师了,为什么在杏林界还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这四大家族的藏书,很多藏书外面根本看不到。

别说珍贵的藏书,很多学医的学生其实也都去过全国的一些图书馆和大书店,真正用心的人就会现,无论是各大图书馆还是大书店,珍贵的中医书籍很少,大多其实都是老生常谈。

“呵呵,我自然说话算数。”侯继成笑着道:“不过先说好,到时候只能看,不能抄,能记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毕竟我们家现在可不是我做主。”

“这一点我自然知道。”林源笑着点了点头,他明白侯继成的意思,侯家的不少书都是侯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不愿意随便传出去,大家族之所以屹立不倒,就是因为这些传承,即便是后辈子弟里面偶尔出现一两位天赋不足的,只要这些传承在,总会有崛起的时候。

章廉羽嘴上说着没空,但是其他人可不这么想,众人都知道章廉羽孤傲,如今大家算是一个班的学员,不多说至少也要相处一个月,朝夕相见,章廉羽这么点面子都不给,难免其他人不多想。

一个班也就十个人,章廉羽不去,还有九个人,正所谓人不求人一般高,能进入全国十佳的这些医生都是靠着真本事,都是全国青年医生中的佼佼者,谁还没有一点傲气,在不少人看来,章廉羽也就是有个好出身,轮真本事也不见的就能比他们强到什么地方去。

全国十佳优秀青年医生评选,虽然也有着运气的成分,但是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单看最后的成绩,也就林源和大多数人的差距比较大,其他人也就是几分的差距。

今天是第一天报道,众人的兴致还是比较高的,既然说好晚上一起吃饭,众人就开始讨论去什么地方吃。

“国都食府不错,是燕京驰名的大饭店,可惜消费太高了。”韩志强道。

“大家伙吃饭主要也就是聚一聚,我觉的没必要那么高的档次。”谭峰林道:“一般的饭店就行了,主要是热闹。”

“我倒是知道燕京有一家才开的饭店,听说饭菜的味道很不错,做的是湘菜,鱼头很地道。”侯继成笑道。

“要不就老候说的这一家吧。”林继平笑着道:“反正大家也是尝个新鲜。”

“我看可以,那老候就给大家订包间。”众人纷纷笑道。

“好,那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晚上我定包间,今晚的单大家也不要和我抢。”侯继成笑着道。

“这怎么可以,买单我看还是大家aa制吧,这样公道,谁也不理亏。”范志成建议道,其实一群人倒是不差一顿饭钱,只要是人太多,无论谁买单都有人过意不去。

要是大家熟悉也就罢了,问题是都不太熟,今天不少人都是第一次打交道,要是真差钱还好说,问题是都不差钱,为了一顿饭钱欠人人情,吃饭都不自在。

“我看可以,大家就aa制,到时候林源负责收账。”高飞名笑着道:“林源可是咱们这一届的第一,要是选班干部林源绝对屈一指。”

“这怎么可以,我看还是时大哥来办,时大哥年龄最大,算是大家的老大哥。”林源笑着道,这些人中时鸿飞确实算是年龄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