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从华夏传统中不知道汲取了多少的宝贵财富,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利益上,更是在精神层明上,作为华夏儿女,实在是有愧先人啊。
林源忽然心中一动:“周老,您的意思是想要复原麻沸散,想要找出一种能够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又使得病人身体伤害降低的方法。周老,我是这样想的,人体越是在受损疲劳的时候,痛感就会越强。我们在复原古方的基础上,加上扶阳扶正的方法,是不是能够再进一步增加病患的抗痛感能力呢?”
周传亭眼睛一亮,拍手道:“没错啊,痛感本身就是病患的应激反应,身体越是有抵抗力,对于痛感的忍受力也就会增加,相应的,就等于是减轻了痛感。这就是为什么强壮的人会比羸弱的人更抗揍的原因。”
说到这里,周传亭站起身来,来回踱步,难掩兴奋之情:“麻沸散的药方,我已经研究了十几年了,其中一个最大的困惑就是这东西取代麻醉剂有什么现实意义,现在,我想通了。”
周传亭对于麻沸散的执着,还真把林源给吓了一跳。
为了研究出麻沸散的最原始配方,周传亭特地跑到了华佗的家乡亳州,从那里一点点向外辐射,周传亭沿着华佗走过的足迹勘察,现不同的药材都会研究,是不是就是麻沸散应有的药材。
为此,周传亭曾试了不下几百个配方,有一回没有把握好剂量,一下子昏睡了三天。
到了今日,周传亭研制的麻沸散,可以跟当初的古方效果相提并论,但他却感觉这没有实际意义。
因为术后病患的那种疼痛是无法消除的。
听了林源的话后,周传亭豁然开朗,麻沸散的功能跟麻醉剂差不多,但两者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麻沸散不会对肌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也就是说,术后醒来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术后用药这方面,麻沸散比麻醉剂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了。
周传亭异常兴奋,坐定后跟林缘讨论术后的恢复用药。
林源尽管不想打搅老人的心情,但还是说道:“周老,这件事情可以作为学术研究,但真正能够实现,恐怕在十年之内是不可行的。这件事情,还是慢慢讨论论证,作为学术题供大家参考吧。”
周传亭的笑容一下子僵住了,林源所说的话,他能够明白。
临床手术,是当代医学中的重中之重的大事,那可是跟人命休戚相关,所有的流程,用药,都是经过了长期的临床试验才确定下来的。
先不说中西医之间长久以来形成的偏见,就算是主管部门想要用麻沸散这样的药物,用于临床,那也得先经过学术讨论,上报审批,然后就是临床观察。
不管你的想法有多好,方案有多完美,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严格的监管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这涉及到人命。
涉及到人命,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一个原则,人命大如天。
ps:四连更送到,求花求票!
这番话,林源只能憋在肚子里,因为他实在不想伤害这个老人。
“周老,这是您家里的事情,晚辈不敢妄言。不过,周老,恕晚辈狂妄,中医自古而今,历经漫长岁月的展,没有什么就是金科玉律。我想周大哥一些想法也未必就不对,希望您和周大哥父子两人,好好沟通一下,最好,能给周大哥一个解释的机会。”
周传亭一摆手道:“算了,不提这个也罢。反正我老头子也活不了几天了,身后的事情,谁又能管得了呢?小林,我叫你到这里来,实际上是有事要跟你商量。”
林源笑道:“前辈但说无妨,只要是晚辈能做到的,一定会尽力而为。”
“这可不是求你办事,而是想向你请教一件事情的。小林,你知道麻沸散吧?”
林源一愕,麻沸散这东西太负盛名了,学中医的,哪怕是文化程度不高的,都会听说过这个名称的。
麻沸散在一般定义上,是跟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联系在一起的。
为什么说是一般定义呢?因为麻沸散在中医界的理解,就是华夏最早期的外科手术所用的麻醉剂。
在《后汉书华佗传》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若疾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极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
这里的积聚,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肿瘤一类的东西。这段记载,是非常鲜明的一个外科手术的过程。
林远清晰记得,在以华佗为题材的电视剧中,华佗携幼子沸儿上山采药,结果沸儿误食野果而亡。
华佗尝试儿子所吃的果实,现这东西虽有毒性,但只要控制得当,对人体有很好的麻醉效果。
于是,华佗就在这个基础上,潜心研制出了一种散剂,用酒服食,可致人深层麻醉,对人有没有太大的副作用。
这种散剂对于进行外科手术的人来说,是减轻痛苦的良药。
因为幼儿沸儿才引出这剂药方,因此被华佗定名为麻沸散。
当然,这都是影视作品的艺术加工,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已经无从考究了。
后来,魏武帝曹操因为偏头疼作,让人把华佗请来治病,华佗诊断的结果就是曹操脑中有肿瘤,建议曹操做开颅手术。
这下子让曹操怀疑华佗是来谋害他的,把华佗下狱。
华佗自知必死,便把生平所学青蠹书交给狱卒。结果狱卒的老婆将医书付之一炬,对狱卒言纵然医术如华佗,其后果还不是一样死于非命?
据说,麻沸散的配方,就在这被付之一炬的医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