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可以?郑书记,您可是最终的决策者,亲临一线,您怎么能受得了呢?这不行啊。”
“别说了,熬过这一阵再说,什么也比不上眼下的工作重要。”
两位老搭档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这种患难与共的兄弟般的情谊,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的。按说巫良东这位政府的一把手和郑天风这位市委的一把手两人算是对手的,这一次却紧紧的联合在了一起。
巫良栋和郑天风为汹涌而来的人头疼,林源一点也不比这两人的烦恼少。
杏林会的参会人员还没有到多少,前来公关的人却是陆陆续续到了。
张昕算一个,这小丫头是受了张百成的嘱托过来的,她对拉关系这一套是很反感的,不过,张百成还是成功劝下了张昕。
毕竟,让林源到江州长时间工作,也是张昕所希望的。张昕对于林源,心中充斥的是那种懵懂的,近乎崇拜一样的心理。
张昕对林源的订婚,心里确实是有失落的感觉。不过,她更多的是表达了对林源的祝福。张昕不奢求和林源会怎样,但她觉得,只要能看到林源,在心理上就是一个巨大的安慰。
所以,张百成说明要林源回到江州把医学院的事情弄好,张昕就一口答应了。
对于建设中的江州中西医结合医学院,林源其实是很有想法的。
弘扬中医,说到底就是培养中医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人才是最主要的。离开了人,再怎么好的东西都是空中楼阁。
尤其是医学院这样的地方,招收的学生都是涉世未深,还没有沾染太多社会不良习气的年轻人,要是真的能把这些人好好培养起来,弘扬中医就不再是一个梦想,而是有着广泛人群基础的一个目标。
林源跟张昕有很多聊的话题,但是,林源却是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公关者。
黎玉是继张昕之后又一个林源没法不见的人,好在黎玉非常直白,直接就把目的说出来,并且表明自己的态度,她实在是对南云卫生部门的领导没办法了,就答应公关林源。
但黎玉已经把话说前面,只把话带到,至于林源怎么选择那是他的事情,黎玉是不会管接下来的事情的。
华夏最难推却的就是人情关系,黎玉刚刚表明了态度,川西过来的公关者林源也不得不见。
要不说华夏人对于感情公关是最拿手的,川西卫生厅派来的是左益心左老,这位老先生,以前对林源可是赞赏有加,给了林源不少勉励。
巫良栋听了于文良的汇报,不觉惴惴起来,他是分管经济的市长,对于敏感时期发生的事情,都会不自觉往经济方面想。
南河省之所以对这次的杏林会如此重视,除了杏林会本身可能是国家扶持中医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探索以外,实打实的,还是杏林会能给南陽乃至南河省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国家无论扶持什么样的项目,都会有政策倾斜,如果在南陽试点取得成功,后续的政策跟进对相关产业的发展是非常利好的。
林源本身就是江州人,江州省面对这样的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市场,一定会不甘心看着落到南河省的口袋当中。
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打家乡牌更能够吸引林源了。
林源跟周传亭的对话,他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以经济利益带动传统回归,以传统回归确定中医人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
而这个行为规范,很可能就会被国家参考,形成行业规范。
在这个过程中,最能牵扯人们神经的,就是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巫良栋甚至巨大的商机能够给地方带来什么样的效益,能给老百姓带来怎样的生活改变。
相信别的地方,也应该能够看到这样的商机,对林源进行攻关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郑天风已经从袁恪则那里知道,徐毅在京的时候,亲眼看到了林源被各地方卫生官员宴请,如果林源召开完杏林会,把带动中医药市场的整体规划带到了别的地方,那南陽甚至是南河省都亏大了。
想到这里,巫良栋对于文良说道:“于秘书,给你个任务,寸步不离跟在林源身边,一定要像对待领导一样对待林源会长,除了打听出江州卫生厅派来的人的目的,还要注意林源会长跟什么人接触。”
于文良答应一声,正要转身离去,却被巫良栋拦住:“于秘书,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万不可做出惹得林源会长生厌的事情。无论是谁让你去做别的工作,你就说我和郑书记单独给你指派任务,别的什么都不管。”
打发走了于文良,巫良栋亲自到了郑天风那里。
郑天风见到巫良栋,有些奇怪道:“老巫,你不是在前面负责接待么?怎么到我这里了?是不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巫良栋面色凝重道:“郑书记,我要反映的事情,比接待可是重要多了。”
说完,巫良栋就把自己得到的江州卫生厅派人接触林源,以及自己的猜测完完整整说了出来。
郑天风听了,眉头锁到了一起:“老巫,你反映的情况很可能就是事实。徐厅在燕京的时候,也曾请过林源,林会长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你看看各地方过来的记者,都是主流媒体,是当地部门的喉舌。这就说明,林会长的杏林会,背后绝不是一个民间会议那么简单。”
“我同意您的分析,郑书记,我感觉除了江州之外,还会有其他地方会对林源进行攻关。我已经向您汇报了,林源这次的研讨会,很可能会影响卫生部的季部长,进而会影响到一些政策出台,这里面,可是有着无限的商机啊。”
“没错,老巫,你在经济方面非常敏感。有你这样的搭档,也是我郑天风的福气。老巫,当务之急就是怎样把林源会长的心留在南陽,你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