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不是贵族,也不是出名的商人,他没有理由连交道都没有打过就记住对方。
平日里小白长,小白短的,都已经说习惯了,不过也是在小范围内说而已。苟老太爷显然是不清楚小白就是指边子白。苟变忙解释道:“就是路姬酒肆里收留的那个孩子,叫边子白。”
“他可是个人物!”苟老太爷很认真的点头赞同,要让他这等近乎白手起家的豪商获得认可,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赞同。这也是在战国,讲究的血脉,家族的底蕴的时代,要是后世,有钱了就能说话砰砰响的比比皆是。
但老爷子也有很明显的缺点,比如:太势力、功利性太明显、缺乏一个贵族的体面……
他评价边子白的成功,但并不认为边子白会对路姬有太多的看重。恩人是恩人,情谊无价这种话,苟老太爷是说什么也不会相信的,总不至于为了报恩,就娶了路姬这个这个身份低贱的女人当正妻?
“变儿,你娶了路姬之后,内史令边子白会不会对你有所倚重?”苟老太爷觉得似乎只要自己同意了苟变和路缦的婚事,他孙子就能抱得美人归似的。
可实际上呢?
苟变一张脸一阵红,一阵白,期期艾艾了半天,才气馁道:“阿翁,路姬不是孙儿想娶就能娶回来的?”
正在兴头上的苟老太爷豁开大嘴,一脸痴呆的看着自己的孙子。良久,气咻咻道:“废物,一个女人都搞不定,还能指望你定国安邦?”
不通情理的苟老爷子根就没有想过,他的孙子苟变,中大夫,上军司马,竟然连一个开酒肆的女人都娶不回家。这肯定不是孙儿不懂风情所致,男人可以不懂风情,但是有权势,有财富,就足以吸引任何女人。而是苟变在外骚包的方式不对导致的。
对于自己家的孙子,苟老太爷归结为,还没有开窍。
随着归途的临近,芶家一行人距离帝丘越来越近,苟变和苟老爷子的话就越来越少,最后都沉默不语。
对于老爷子,苟变很感激。毕竟是对自己最疼爱的亲爷爷,从小到大,只要自己想要的,老爷子似乎都没有拒绝过。仅凭借在家族之中,他因为苟老爷子的特殊青睐,就获得其他家族成员奢望不到的资源,他就不敢忤逆老太爷做出的任何决定。
可是心底还是腹诽不已,他就是一个上军司马。
还是有可能因为赵军探子大规模出现在帝丘附近,才获得了这么一个掌军的机会。也就是说,有军事威胁了,上军将军大宗伯南丰才想起了他。当然,启用苟变应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国君那一关要过去,不然国君不待见他,上军就算是想要让他去练兵,也不太可能。
其次,他真没有资格去做到苟老太爷期待的那样,定国安邦。在官场时间久了,他就清楚,能够给卫国定国安邦的人只有一种身份,公室,或者子氏家族。
子氏家族就不说,商王后裔,商七族之一,族人遍布中原诸侯各国。
庞大的关系网,数量惊人的族人,还有比一国之力都要强大的家族势力,是任何一个诸侯国君都无法忽视的强大力量。
一旦忽视了子氏家族的存在。
轻者政局不稳,重者可能引起国家的分裂。
郑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郑伯对子氏颇为防备,造成了巨大的矛盾,无法说和。导致子氏的叛乱,直接消耗了三成以上的郑国国力。结果就是郑国和韩国两个实力相差无几的诸侯之间的力量失衡。韩国第一次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韩国一举对郑国的军事行动形成了压迫的局面。这不得不说,子氏家族是中原各国都要非常重视的一个庞大而又古老的家族。
公室就更不用说了,血缘关系的存在,让国君更加愿意相信公室的官员。并委以重用,卫国的几个卿大夫主管的官衙,除了执政府之外,其他都是公室族人。只不过关系有远有近,比如说子南氏,就不如南氏和卫公的血缘近。但说白了,他们都是一个祖宗下的血脉,彼此都祭拜着同一个先祖。
这就是苟变说什么也改变不了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