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缄默,被她坚定得毋庸置疑的一句话打破。
“我代你登基,替你撑着。好好养病,我等你。”
这是她唯一能做的。
宋显琛沉思半晌,郑重颔首。
于是,诸事在太后协助下进行。
兄妹二人从即刻起,正式交换身份,彻底的。
他们约定在宋显琛恢复前,努力活成对方的样子,以免被人发觉端倪。
如李太医所言,可能几个月,甚至更久。
…………
大典结束后,宋鸣珂从东宫迁至康和宫,又以养病祈福之名,与太后一同将“长公主”送至京城北郊一座清净寺庙。
既为避人耳目,也好让他安心养病。
留下裁梅、纫竹相随,又派遣重兵把手,她见太后依依不舍,没强求,遂其母子团聚的心愿。
从雪峰间蜿蜒山道疾赶回宫,宋鸣珂清眸毫无波澜,放目远眺,再一次感受山河的广阔无垠。
重来一世,保住了宋显琛的性命,先帝圣寿比前世延长了两个月,雪灾的影响减轻了……
可惜霍家,似乎未能逃离戍守边疆的命运?
抵达皇宫,宋鸣珂回东宫收拾剩余物件,因心气浮躁,二话不说,挥手屏退所有人,自行在小花园中独坐。
眼泪堪比水晶链子断裂般,不断滑落。
三日前,她在城中遇袭,勉强拣回小命,当夜就得面对她无从回避的痛苦。
代兄执政,意味着暂时放弃她原有生活。
重活那日下午,她与兄长同坐马车,撩起窗纱窥探大千世界,曾天真以为,自己死而复生,就能让兄长轻松度过难关;而她,定可随心所欲,过上小公主逍遥自在的安稳日子。
如今呢?
父亲照样离世,兄长身染怪疾,母亲将她抛诸脑后,霍家兄弟离京在即,二皇兄尚未就藩,没准还不死心,卷土重来……
她孤零零一人对着满园霜雪,悲痛,疲乏,寒冷,饥饿,无助。
只因她忍不住放声恸哭,满心悲凄,是以未曾留意,太湖石假山后多了一道暗影,正无声靠近。
踏着新雪未除的石径,她搓揉双眼,长长哈欠后,又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殿下,皇后娘娘和公主已久候多时。”剪兰提灯出迎,眼里关怀尽显。
公主?宋鸣珂先是一怔,随即嘴角勾了勾,脚步加快。
偏厅内炭火正旺,两名丽人静然端坐,分别是华服焕然的皇后,和女装打扮的宋显琛。
宋鸣珂既难过,又觉滑稽,对母亲施礼,还装模作样问:“晏晏身体好些了吗?”
宋显琛瘦削的脸泛起红意。他这两月寸步不离在昭云宫,此番迫不得已,才改穿粉绫裙,薄施脂粉,佩戴南珠翠玉,随皇后同来。
宋鸣珂悄然打量兄长,见他生得标致,神态忸怩,莫名有种“他远比我温柔贤淑”的错觉。
命余人退下并掩上大门,皇后柳眉不经意一扬:“听说,你以三哥儿的名义,为雪灾筹集了不少资金?”
今日朝会散后,有关“太子”的独到政见,引领万人祈福而避雪灾的大孝大义之举,搜集城中闲置物、举办义卖的仁爱之行……已演化成不同版本,传入后宫,引起轰动。
正文内容已出走,如需找回,请在晋江文学城订阅更多正版章节:)
宋鸣珂作太子打扮,垂首跪在皇帝榻前。
想多看几眼他那慈爱与严苛并重的龙颜,终归因泪水横流,不敢与之对视。
“为何……不见晏晏?”皇帝两颊凹陷,大口喘着气,勉为其难发问。
宋鸣珂万万没料到,他弥留之际叨念的,会是她。
她后悔莫及,为何不以真实身份,和最疼爱她的父亲道别?
正在此时,皇后与换了女子服饰的宋显扬匆忙赶来,含泪跪在她身侧,伏地啜泣。
皇帝眼神迷离,喃喃道:“晏晏……好久没来看你爹爹了。”
宋鸣珂浑身颤栗,咬唇忍哭,她近来忙着处理雪灾物资,确没再以真容面圣。
“晏晏她……咳嗽许久,嗓子沙哑说不出话,还请陛下恕罪。”
皇后吸了吸鼻子,勉力为宋显琛圆谎。
“好孩子……”皇帝抬手,宋显琛犹豫了极短一瞬间,轻握他的手。
“朕的小公主……你……?”皇帝话音未落,眸底渗出一丝狐惑。
宋鸣珂悄然窥望,惊觉他触摸宋显琛的中指。
那处,明显有常年握笔磨出来的茧。
小公主生性疏懒,读书练字全是应付,手如柔荑,娇柔绵软。
知女莫若父,皇帝瞳仁缓转,视线落在宋鸣珂眼泪涟涟的玉容上。
宋鸣珂知他起疑,不忍再瞒骗,倾身凑到他耳边,小声低语。
“爹爹,一切交给孩儿。”
皇帝浑浊目光骤然一亮。
只有他的小公主,才会用寻常称呼亲昵唤他,皇子们私下喊他“父亲”,公事则一律称“陛下”。
“你……你们……”他定定注视她,从震悚到恍然大悟,逐渐化作欣慰与谅解。
此前,上下尊卑份位未正,往后局势如何,他心知肚明,亦难辞其咎。
恰好此时,老内侍快步入内:“陛下!安王、定王和两位丞相已在殿外候旨。”
“宣。”
皇帝出气多进气少,颤抖着拉住宋鸣珂的小手,无血色的嘴唇翕动片晌,挤出一句:“你们……兄妹俩……互相扶……扶持!”
“呜……”宋鸣珂无语凝噎。
听得出宋显扬等人已仓皇奔入,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失控,只得拼命点头。
“父亲!”
“陛下——”
宋显扬、安王和左右丞相跪倒在数尺外,神情惶恐中不失悲怆。
宋鸣珂有理由相信,二皇兄的悲伤亦发自内心,尤其是——她这“太子”还活着。
皇帝朝他们淡然一瞥,眼光转移至宋鸣珂脸上,凝了片刻,渐渐涣散,眼皮一垂,喘息渐歇。
自始至终,他一直握住兄妹二人的手。
众人哀嚎声中,太医们蜂拥上前,加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