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邱家的人找上门来,吴才江一点也不慌乱。他一口承认他当初抛出联姻的幌子,是一个诱饵,他也清楚他说服不了连若菡,更管不住她。不过对于邱家的置疑和不满,吴才江也不是没有一点诚意。他的回答是,他正在运作燕省的组织部部长一职,差不多是十拿九稳了。一旦他上任省委组织部部长之后,可以确保邱绪峰在燕省的仕途,一帆风顺,在他的任期内,升到正厅!
邱家也知道吴家的能量,既然话亲口从吴才江嘴中说出,应该不会有差。事已至此,大家都是有度量之人,不可能再因为过去的事情斤斤计较,不但于事无补,万一真闹到反目成仇的地步,邱家也得罪不起吴家。
要是真是这样的一种结果,邱绪峰还能忍气吞声,暂时也不觉得有多憋屈,但吴才江却话题一转,说道:“夏想到底是个什么来路,能量不小呀,连高书记也奈何不了他,我倒想认识认识他。绪峰你和他共事,给我讲讲夏想的来历。”
邱绪绪差点没气炸肺。
先前要联姻,是你的诱饵。要整治夏想,是你的主意。现在见夏想收拾不了,你又有可能前往燕省任组织部部长,就又有了拉拢之心。敢情现在吴才江又想做好人了,最后如果夏想真和吴才江走到一起,二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时候,那么他邱绪峰,岂不是成了里外不是人?
邱绪峰现在才知道,要论无耻,要论脸厚心黑,他比吴才江还是差了太多。
但吴才江开口一问,他又不能不答,只好如实地将他所知道的夏想的情况一说。吴才江听了之后点点头:“听你一说,他倒是和我二哥的脾气有点象,又比我二哥更懂得顾全大局,是个好苗子……”
邱绪峰生了一肚子闷气,回到家中,和家里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趁吴才江没有到燕省上任之前,和夏想先处好关系,能拉拢尽量拉拢,实在不行,也要尽量退让。否则以吴才江的性格,如果和夏想谈得来,他上任之后,答应在仕途上扶植邱绪峰的话,肯定会抛到脑后。
同时,邱家准备动用其他力量,看能不能将邱绪峰调出燕省,哪怕是回京也行,也不能在燕省受吴才江两面三刀的气。
邱绪峰一上班,就支起耳朵听夏想的声音。一听到夏想的办公室有了声响,就急忙过来,低头表态。
本来吴才江能来燕省当上组织部部长。对于正和吴家联合的邱家来说,是利好消息。但邱绪峰一回到京城才得知,邱家在和吴家的联合闹剧中,被吴家利用了!
他原先隐隐有一种感觉,就是在连若菡的事情上,吴家有利用邱家的嫌疑,因为吴家在联姻这件事情上,前期过于主动,后期过于消极。尽管吴家出手对付了夏想,但也和邱家没什么关系,而是吴家自认丢了颜面。
不提吴家比邱家势力大了太多,就是吴家老爷子的资格,也比邱家老爷子,高了太多。可以说,邱家和吴家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合伙人,不平等的合作,只能是弱小的一方被吞并的下场。还好,吴家并没有打邱家的主意,但只是抛出了橄榄枝之后,让邱家在兴奋之下在南方某省的一次重要提拨中,做出了重大让步之后。吴家做为受益者,转身就把对邱家的承诺抛到了脑后。别说联姻一事,就是原先答应要在燕省做出的部分让步,也没有兑现。
邱家大怒,去找吴家理论,吴家老大吴才海却矢口否认,说是吴家从来没有提出过要和邱家联合一事,肯定是邱家弄错了。邱家见吴家当面不认帐,更是气急,后来冷静一想,算是明白了其中的问题所在。
肯定是吴家老三吴才江的手笔。
吴家虽然势力庞大,但吴家三兄弟之间,并不和睦。老大吴才海老实本份,深受老爷子喜爱,老爷子本有意将他培养成传人。但吴才海不够八面玲珑,在官场上口碑是有,但能力欠缺,最终在老爷子的大力扶植下,还是难以担当重任,只在京城任副部长。
吴家老2吴才洋,连若菡之父,本是吴家性格最沉稳头脑最冷静,在官场之上既有口碑又有能力,是最可能肩负吴家重任的人选。但在婚姻问题上,先是拒绝吴家老爷子给他指定的联姻,其后又自作主张娶了连若菡之母连慧心,把老爷子气得暴跳如雷。一怒之下把他调到偏远的西北,让他永远别再进家门。
后来连慧心生了连若菡之后,吴家老爷子才慢慢消了气,也接受了连慧心的出身,主要是连若菡粉雕玉琢,格外喜人,让老爷子爱若珍宝,爱屋及乌之下,也对连慧心少了一些偏见。老爷子顺了气,就打算动用力量将吴才洋调回京城,呆上两年之后,再外放到地方当一任市长,随后就仕途畅通了,不想此时又突生变故,吴才洋和连慧心离婚了。
老爷子差点没被吴才洋气个半死!
不说大家族之中,一向少有离婚,就是为官之人,在官场之上,也十分注重形象,就算婚姻不和,也是能忍则忍。坚决不离。克林顿外遇事发之后,希拉里不也是忍气吞声,没有离婚吗?政治人物如果连忍受婚姻不幸的承受能力都没有,怎么能忍受官场上的倾扎和排挤?吴才洋娶了连慧心,老爷子本来就一肚子意见,等他好不容易接受了现实,没想到吴才洋又离了婚……
老爷子一气之下,甚至说出要和吴才洋断绝一切往来的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