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决战第四局,大获全胜

官神 何常在 5307 字 11个月前

不是,当然不是!

夏想确实是没有太大的雄心壮志,也不想凭借一己之力就要改变社会和历史,他只希望进入官场,尽他所能,改变他所能改变的一切,遇到不平事要尽量恢复公平,遇到值得扶持一把的人,就尽量为他快马加鞭。遇到所爱的人,就尽量让她过得更好。如果能坐到高位,就尽量做出一番实事,让百姓都得到实惠,让贪官落马,让能者居上。

只是一切的一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太难了。不说每一步都遇到大大小小的阻力,就是坐到如省委书记一样的高位,也是处处受到牵制,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因为想要大多数人获得利益,就必须撬动保守势力和垄断集团的利益。

正是因为他坚定地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触动了程曦学身后的保守势力的利益,才有了程曦学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他打压和攻击,不但在报纸上对他笔伐,在演讲会上,也要对他口诛……他看似镇静应对,但内心承受的巨大压力,又有何人知道?

夏想看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有人沉默,有人微笑,有人以为然,有人讥笑,心情反而更加平静下来:“去掉我身上的处长光环,不提我身在领导小组的身份,其实我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年轻人,有梦想有激情有快乐有痛苦。也许我能力有限,也许我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既然担任了领导小组的处长,不管面对什么样的责难,什么样的刁难,还有什么样的诽谤,我都要咬紧牙关,勇敢地面对一切——不管责难和刁难是来自哪一位高高在上的领导,也不管诽谤和指责是来自哪一个声名远扬的专家和教授!因为我和大家一样,有理想有追求,不轻言放弃。任何时候任何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能力不足我可以加倍学习,有缺点我可以努力改正,有刁难和各种各样的指责,我可以默默忍受,没什么,我想只要我坚持到底,只要我做出了应有的成绩,只要我问心无愧,只要我对得起所有信任和支持我的人,那么那些责难和刁难,那些诽谤和诬蔑,就随他们去,我不反驳也不辩驳,我只想埋头苦干,用成绩来证明一切!”

在长达十几秒的沉默之后,爆发了如潮水一般的掌声。

夏想眼中隐现泪花,深深地朝台下鞠躬:“我知生死,知冷暖,知荣辱,知快乐和痛苦,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公民,是一个尽心尽力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年轻人,也是一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理想主义者,我最后只想再说一句,我在领导小组的所作所为,尽管有许多人怀疑或猜测,还有污辱和诬蔑,我同样有一句话送给他们: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的是,第一排的教授们全体起立,第二排到第十排的各界精英和领导们全体起立,随后,千余人的会堂之上,所有人都全体起立!

一时之间,掌声、喝彩声以及学生们的尖叫声,响起一片,现场的气氛如同烈火一样熊熊燃烧,所有人都被夏想的激情点燃,胸中充盈着感动和感慨!

严小时用力鼓掌,眼中泪流不止。夏想的委屈和辛酸谁人可知?他被多少人打压,又被多少人恶意中伤?他从来就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实际上,他也是人,也需要安慰和关怀!

范铮双手紧握,目光坚定而充满斗志。

邹儒也是一脸欣慰和满足,他从来没有象今天一样感到开心和感动,好一个夏想,好一个知荣辱知冷暖知进退的年轻人!

就连楚然和张杨也被夏想的演讲感染,一脸的钦佩,也是不停地鼓掌。中国人往来含蓄,不讲究情感外露,夏想今天却真相流露,不但让他的形象丰满而亲切,让所有认识和不认识他的人都对他充满了好感,也让他因为饱含深情的演说,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赢得了所有人的同情。

程曦学大为感叹,尽管他一心一意想要打压夏想,但今天夏想的演说也让他切实地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夏想,一个聪明的夏想,一个机智多变的夏想。也让他不得佩服夏想的口才和亲和力,他知道,今天他的愿望不但会落空,还让夏想借此机会扬名,赢得了所有人前所未有的好感!

因为夏想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不和经济学家谈论经济,也不和专家学者谈论政治,他用人文主义精神和经济学家对话,用真情实感和激情的大学生交流,同时赢得了教授和学生的理解和支持,让程曦学先前所有的指责和非难都化为乌有。

甚至夏想都不用针对他的指责多解释一句,夏想就已经大获全胜了!聪明,真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年轻人!

(未完待续)

楚然想了想,摇了摇头,不再说话了,显然已经承认了失败。

张杨知道,该他出面了。他刚才受到了范铮的打击,气焰收敛了不少,不过口气还是有一股咄咄逼人的气势:“请问夏处长,你是不是承认和柯达的谈判,是捡了一个便宜,并不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广,才拉来了15亿美元的资金?”

张杨的问法就痕迹太明显了,显然是想贬低燕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夏想立刻一脸严肃地说道:“燕省的政策是燕省省委省政斧的决定,我身为领导小组的成员,自然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但对于任何讨论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的问题,一概不予回答。况且你不但是局外人,也没有过在政斧机关工作的经历,更没有资格说三道四!我只想在此从我的角度和个人的工作经历出发,讨论一下在政策之下的一些具体项目的执行情况……”

夏想的意思很清楚地告诉张杨和程曦学,任何想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与否的方向上引导的问题,他都不会参预讨论,只就他的具体工作,做一些解答。

程曦学在后面微微皱了皱眉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张杨微微有些尴尬,愣了一愣,为了问倒夏想,还是认可了夏想的说法:“好,我们就只针对你的具体工作讨论话题。”

“和柯达的谈判,其实有许多内幕……我并不赞成张博士所提的捡了一个便宜的说法,当然,在我和柯达接触的时候,达富已经和柯达进行了一年多谈判。我接手的时候,最大的便宜是大家都熟悉了,不用再试探着接触了。但也同时有一个最大的不足,就是经过一年多的接触,柯达已经完全掌握了达富的底线,所以我在此时接手介入和柯达的谈判,想说服他们,让他们改变原先坚持了一年多的原则,难上加难!”

张杨没想到夏想就势借势,直接将先前进行的一年多的谈判说成困难而不是优势,还说得如此官面堂皇,顿时让他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转念一想,夏想的说法也似乎大有道理,他还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不由暗暗感叹,夏想真是一个舌绽莲花之人,不但镇静自若,言谈之间的机锋转折,也是无人可比。

张杨心中对夏想不由产生了一丝敬畏之意。

夏想也清楚,作为程曦学的马前卒,楚然和张杨急不可耐地站出来替程曦学摇旗呐喊,一是为了打乱他的思路,二也是程曦学铺路,既然他们跳了出来,他顺手搬到两个绊脚石也不在话。而且他表面是和他二人斗志,但谁不清楚实际上他正和程曦学交锋!

“和柯达谈判时,我为自己定下了三个底线。第一,民族品牌不能丢,必须保全,不管对方出资多少,要保留控股权。第二,必须有长远的发展计划,不能只拉来投资,不管远景回报。第三,必须投资数码相机的生产线,因为随着数码相机的兴起,胶卷相机的市场会逐渐萎缩,并且将会退出市场,以后的相机,将会是数码相机的天下。”

夏想一番话一说出,立刻引来一片议论之声。

“不可能,数码相机怎么会替代胶卷相机?痴人说梦。”

“这个夏想太狂妄了,竟然敢当着无数经济学家的面,下了这么大的结论,太轻狂了。数码相机有许多天生的缺点,永远无法代替传统相机的市场地位。”

“我不相信数码相机最终会统一市场,数码相机的依赖姓太高,没有电脑,数码相机拍的照片就没处存放。所以数码相机替代胶卷相机的结论,言之过早。”

听到一片反对的声音,程曦学终于露出了微笑。看来将夏想捧在台上是正常的决定,年轻人,到底经历不多见识也少,在台上很容易飘飘然,很容易忘乎所以,一激动就容易说出大话,一说大话,就有了被人攻击的口实。

程曦学就及时地站了出来,以一副语重心长的口气说道:“夏想,当着诸位专家的面,不要说过头话,更不要说大话,尤其是对市场的预言,在座的都是京城乃至国内极有名望的经济学家,对于市场的见解自然比你强了太多,你口出狂言说是数码相机可以代替传统相机,是不是有点信口开河了?听你这么一说,我现在非常怀疑到底是不是你说服了柯达来宝市投资,还是你在美国有朋友帮了你的忙?”

程曦学是以半开玩笑的口吻对夏想说出这番话的,他身为学术界泰斗,当然不好意思直接攻击夏想什么,而以轻松玩笑的口气说出,才符合他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