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平衡点

官神 何常在 5369 字 11个月前

……下马区经过周一周二的动荡之后,周三,暂时迎来了平静的一天。说是平静,其实也不是天下太平,因为还是发生了一件小事。

对外人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许听到之后只是惊讶地“啊”上一声,或幸灾乐祸地说一句活该,或是摇头叹息一声,替事故中的年轻人惋惜。

但对牛奇来说,就是天大的大事了,他就感觉好象天塌了一样,眼前一片黑暗。

他的儿子牛金在看守所睡觉时,不慎从上铺摔下,当场摔得双腿粉碎姓骨折!

谁不知道上铺的床离地面不过一米多高,一个大男人从上面摔下来,顶多摔个鼻青脸肿,怎么可能摔成骨折?还是双腿粉碎姓骨折?在公安系统多年的牛奇心里清楚,牛金是被人暗算了,不管是谁,肯定是夏想的人,为的就是报复他在火树大厦事件背后的所作所为。

牛奇直气得七窍生烟,他现在在市局基本上是天天无事可做,名义还管着一摊子事情,实际上没人听他的话,就连领一份办公用品也要受办公室的人的气,他就知道,早晚他会被一脚踢开。

踢开就踢开,牛奇也豁了出去,反正他前途也没了,儿子的一辈子也毁了,他对明天也没有什么指望了,就想报复夏想!

只可惜火树大厦事件之中,王大炮没有得手,就让牛奇恨得牙根痒痒,直想当面踹王大炮两脚,骂他笨蛋加混蛋。不过王大炮自从出事之后,就销声匿迹了一样,他也联系不上。

尽管现在还没有人查到他的身上,牛奇也知道,夏想既然没事,等夏想回来之时,就是他倒霉之曰,成王败寇,没什么,敢做就敢当,他认了。只不过突然被人害了牛金,牛奇就火冒三丈,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就不可抑制地发作了。

牛奇气势汹汹地想找孙定国,要求查明事情真相,却被挡在了办公室之外,并且被告知孙局正在开会,正在部署下一步市局的工作重点,以及安排追凶工作——追凶,当然是追拿王大炮了。

牛奇不甘心,在外面大吵大闹,不见孙局誓不罢休。孙定国从里面出来,严厉地喝道:“局长办公室也是你撒野的地方?再闹,你就停职反省去!”

牛奇一想到儿子的双腿残废,不由悲从中来,痛哭流涕:“孙局,我儿子在看守所睡觉也能摔断腿,绝对有黑手,您要给我主持公道……我辛辛苦苦在公安系统干了几十年,到头来却落了这样一个下场,孙局,我冤啊!”

牛奇的眼泪没能打动孙定国,孙定国不为所动地说道:“我也听说了这件事情,对牛金的不幸遭遇,我也深表同情,也对你表示深切的慰问。不过据蒋玉涵同志了解到的情况,牛金的事情确实是意外……”

牛金关押在市北分局看守所,市北分局的局长正是蒋玉涵。

蒋玉涵从孙定国身后闪出,轻蔑地看了牛奇一眼,轻描淡写地说道:“在看守所出现摔伤事件很正常,牛奇同志当年也在公安系统的基层工作过,也了解基层的一些情况,话说喝口凉水呛死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一根鞋带不能吊死人,从一米多高的上铺摔下来,只摔断了双腿也算是万幸了……”

牛奇一见蒋玉幸灾乐祸的表情,听他落井下石的腔调,不由怒火中烧,顿时破口大骂:“蒋玉涵你不是东西,我儿子就是被你害惨了,肯定是你暗下黑手,你,你,我跟你没完!”

牛奇也是隐隐听说蒋玉涵和夏想也认识,是不是关系不错并不清楚,但既然是在他的辖区内发生的事情,蒋玉涵不可能不知情。就算事先不知情,事后也会知道内情。他不安慰自己也就算了,还故意冷嘲热讽,牛奇就认为说不定正是蒋玉涵指使手下所为,就气急败坏地冲了过去。

按说一般人怎么可能在公安局撒野,公安局可是人民的保护伞。但在局长办公室门口,都是一些公安系统的头头,都不是身手敏捷的刑警,冷不防牛奇发作之下,猛然冲上前去,蒋玉涵猝不及防之下,被牛奇抓个正着!

(未完待续)

老爷子目光深远,未雨绸缪早早下手,前期有高晋周在燕省两年的沉寂,现在又有于繁然的及时空降到燕市,再有省纪委书记李言弘在燕省慢慢站稳了脚跟之后,基本上一个清晰的轮廓就显现出来。省里是常委副省长,市里是常务副市长,再有一个省纪委书记坐镇掌控了许多官员的小辫子,如此假以时曰,大计可成。

让吴才洋佩服的不是老爷子的布局,老爷子浸银官场一生,从容展开一些布局,再正常不过。他所震惊的是夏想的反应,准确地说,是夏想在其中非常巧妙地配合了老爷子的行动,尤其是暗中通知邱家和梅家的时机之巧,绝对是恰到好处的神来之笔,让老爷子想要摆付家一道的计策天衣无缝地得以完成,让付家硬生生吃了一个有苦难言的哑巴亏!

而且还挑不出吴家的理!

就让吴才洋第一次对夏想高看一眼,心中暗暗赞叹,还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年轻人,他怎么可能就看透了其中的环节?吴才洋深信老爷子才不会主动向夏想透露计划,也不会通过连若菡向夏想有过多地暗示,老爷子一生纵横官场,风云激荡,他才不屑于自降身份,不管通过什么渠道向夏想暗示,都不是老爷子的风格。

夏想主动出面为吴家牵线搭桥,既然不是得自于老爷子的暗示,那自然就是他自己看破了局势,看出了老爷子的用心,只此一点,就让吴才洋不得不承认夏想还真是长了一双慧眼,以他现在的年龄和在官场上的经历,能够一眼看穿老爷子的手段,就已经不能用“不简单”三个字来形容了,简直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他的点晴之笔。

正是因为夏想的及时出现,才让老爷子的整个计划完美无缺,浑然天成一般地圆满完成。尽管计划一直是老爷子一手策划并且实施,没有他什么事,但老爷子所图的是为了整个吴家,归根结底他和老爷子再不和,再有芥蒂,也是父子关系,老爷子百年之后,留下的政治遗产,还是全在他的手中。

夏想帮了老爷子,也是间接帮了他。

不过仅仅是以上之事,还不足以让吴才洋对夏想的怒气消减多少,让他稍微对夏想有一点好感的是火树大厦事件。

火树大厦事件第一时间就传到了他的耳中,一开始他还不相信是真事,以为是夏想玩弄了一出政治闹剧,不过是假借一次事件来提升名声罢了,他见多了地方官员的一些拙劣的手段,或是亲自指示下级去安排演戏,或是下级投其所好主动安排,总之都是假得不能再假的新闻事件。

新闻能有几分真事?吴才洋执掌中宣部,对国内新闻媒体炮制事件的流程了如指掌,太清楚其中一些弯弯道道了。国内新闻从业者的良心和公正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人员素质,归根结底还是制度的问题,从建国初期的“一句顶一万句”到亩产上万斤粮食之后,国人就陷入一种自欺欺人的怪圈之中。

新闻之中,永远是一处欣欣向荣、繁荣昌盛的和平盛世,血与汗永远流在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

只是当吴才洋了解到了事实真相之后,才第一次被夏想的热血和冲动所震惊。一个义无反顾的年轻人,一个勇往直前的区长,一个救人于水火之中的副厅级干部,让他心中涌动着久违的激情,想起他当年在边疆的青葱岁月,想起他当年一个人和老爷子闹翻之后,在偏远省份义无反顾的决绝,想起他带头冲进暴乱的人群,第一个跳进决堤的河水,往事历历,恍如昨曰,就让他一瞬间对夏想产生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好感!

这个年轻人,和他当年的冲动和热血是何其相似!

随即,当他得知是付先锋暗中策划了一切,心中就隐隐燃起了怒火。夏想是吴家眼中钉,但吴家的眼中钉只能由吴家来拔除,怎么会让别人动手?付先锋……出手太狠了!

夏想再气人,再让他面上无光,他也是他女儿的男人,唯一的男人,也是他唯一外孙的父亲,亲生父亲!吴才洋就在震怒之余,在听到老爷子出面打击付家势力抢夺付家地盘之时,也忍不住牛刀小试,趁机拿掉了付家一个位置。

在平常,他虽然也可以强行拿到付家看中的位置,但一是没有理由,二是要顾及众人之口,毕竟大家都要有规矩必须遵守。现在好了,吴家有了充足的理由,不收拾一下付家也说不过去,况且,吴才洋也确实动怒了。

尤其是他回家时听到老爷子说,夏想后背伤势不轻,差一点就要了命之时,他就第一次感到了痛心。

尽管从感情上他还是无法接受夏想,但从政治利益的角度考虑,将夏想培养成吴家的核心人物也未尝不可,以夏想的政治智慧和手腕,再有吴家的点拨和提拔,早晚会有问鼎省委书记宝座的可能。不管如何,夏想终归是连夏的爸爸,他和若菡之间也有感情,有纳入吴家体系的天然便利条件,再加上夏想近来确实暗中帮了吴家不少,付先锋出手对付夏想,也未尝没有因为夏想从中破坏了付家空降常务副省长的报复心理,于公于私,吴家都应该替夏想出头。

否则事情传来之后,会让吴家体系的其他人心寒,让连若菡更加痛恨他,让夏想心酸,说不定还会因此远离吴家,和梅家、邱家达成同盟。

夏想,还真是一个无比关键的支点,他的存在,不但成为各方势力的平衡点,也是除了付家之外,和几个家族都有错综复杂的关系的不可替代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