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条件1

丝路大亨 克里斯韦伯 1062 字 8个月前

“我问你,同样是棉花,为何当地的土布远不及松江布?”

“自然是工艺,自前朝元贞年间黄道婆由崖州归来,捍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技便传遍松江,经由两百余年传承,技艺尤精,岂是当地愚妇能赶得上的?”

“那现在江南如何?”

林希元听到这里,也明白了过来:“你是想乘着倭乱的机会?”

“没错,之所以松江布能够甲于天下无非是因为当地自从元末以来未曾遭遇战乱破坏,当地遍植棉花,黄道婆将技术传入后,能够一代代传承革新罢了。可眼下江南倭乱,商路断绝,那些织工计日取酬,家无积蓄,早已陷入绝境。我等挑选其技术精湛,品行醇厚之人,以金相酬,将其迁徙到同安来,让其传授技艺,落地生根,如何织不出松江布来?”

“大掌柜这般说也有道理!”林希元点了点头:“那你打算如何行事?”

“你派一个得力的人带了片子随我去江南招募各色工匠,然后你在九龙江便选择一块平地,附近要方便停船的地方,作为未来建厂的地方。再就是确保原料的供应,最好是通过官府,让百姓每年要上缴若干的棉花,我们再出钱购买!”

“嗯,这几样都没有问题!”林希元心里盘算了一下,周可成说的几件事情都是不用花费什么银子的,而无论是织布还是海商买卖都是赚大钱的,他想了想问道:“那这个生意如何分成?”

“纺织作坊你一我九,地价也是我出!至于海上的生意,要看林老爷你愿意出多少本钱了!”

林希元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他这些年虽然也掺和了许多海上的买卖,但都是坐地收赃,摊销货物,都是些没本钱的买卖。此时听到周可成让他出本钱,心中顿时不喜,而且周可成说的一九分账,在他看来也太少了。若不是这几年他随着与周可成相交愈深,知道这个总是满脸笑容的海商头子不但实力雄厚,而且心狠手辣,绝非好相与的。不远处便站着两排倭兵,他几乎就要跳起来了指叱周可成不识抬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