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生丝行的广告(上)

丝路大亨 克里斯韦伯 1054 字 8个月前

香二娘责骂了嫩娘几句,笑道:“算了,这也不能全怪你,你当时也不在场,那谢家娘子已经是四十出头的人了,皮肤又黑又粗,容貌也只能说端正,大都督又怎么看得上眼。”

“哦,那又是为何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那谢娘子是浙江三门县人,家中世代都是养蚕缫丝的。当初朱纨禁海的时候,她家中正好遭遇倭寇,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了周大都督。当时大都督还在低微时,带着百余人两三条船去东番

起事。你应该知道无论是倭人还是弗朗基人,最喜欢的大明货物便是生丝,但朱纨禁海之后,商路断绝,海上生丝的价格翻了好几倍,却还是没有来路。而那谢娘子在东番岛上发现了大片的野桑林,当地气候也暖和的很——”

“我明白了!那谢娘子可是重操旧业了?”嫩娘说到这里,眼珠子一转:“不对呀,她就算再有本事也只有孤身一人,也解不了大都督的燃眉之急,更不要说弄出这么大个商号来了!”

“你当然觉得不对,否则怎么说非常人行非常事呢?”香二娘笑道:“谢娘子将发现野桑林的事情告诉大都督后,大都督立刻派人去漳州泉港购买蚕种等用具,又将从部众家人中的妇人会养蚕缫丝的集中起来,交给那谢娘子,然后办了一所养蚕学校!”

“养蚕学校?这个还要专门开学校?”嫩娘不禁惊讶的问道,也难怪她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当时的江南养蚕缫丝已经成为农家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蚕季里家家户户的女儿刚刚学会走路便跟着母亲姐姐后

面帮忙,养蚕缫丝对于明代的江南女子来说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当然要开,咱们江南女子会不等于东番的那些蛮子也会呀?当时大都督手底下才几个女人,如果就靠这几个人就算天天不吃饭不睡觉又能弄出几两丝来?而开了学校,一个就能教十个,十个就能教一百个,几个月下来不是就有上千蚕妇了?”

“原来是这样?”嫩娘点了点头:“可就凭这个谢娘子就能有丝行三成半的股份?大都督未免也太好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