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播州

开海 夺鹿侯 2336 字 8个月前

陈沐说着,就已经转头望向李旦了,海战的事,杨应龙至多算个票友,他能知道什么,还是问义子靠谱。

李旦非常慎重地抱拳颔首,对陈沐道:“回义父,孩儿在吕宋番夷那都未见那么大的船,极威!”

“大没有用!”陈沐听见说船多大就不太乐意,问道:“几层、载员多少、多少炮位?”

李旦连忙挑陈沐想听的说,道:“船长十五丈七尺,算艏艉四层,两层甲板,左右各设炮位。下层十八门十斤炮、上层十四门五斤炮,船首船尾,令各陈一门二十斤、两门十斤炮,另备佛朗机二十四门,于艏楼艉楼上下。”

“载兵三百,若另备粮船可载七百。船仍是鲨船形制,今南洋卫鲨船分二百七十料单桅快船、五百八十料双桅战船,还有义父的一千八百料三桅将船。”李旦说着笑了,道:“不过大将船只此一艘,陈将军造不起、白将军不想造。”

这船听起来很威风,打起来也很厉害,就是性价比不高,因为现在整个南洋没有能与之匹敌的对手。

“这艘船今后如果打仗,不能单独出去,至少四艘五百料战船、十二艘二百料快船同行,这样就需要六艘大福船做粮船马船。”

李旦拳掌相击,道:“义父,听白指挥使说,陈将军也是这么说的!”

这个陈将军说的可不是陈沐,是陈璘。

“这是自然,我那义兄是海战的行家。”

陈沐虽然在夸赞陈璘,但他脸上颇有并列其间的自得之色,拍拍手笑道:“来吧,给陈某讲讲,你在吕宋的见闻,还有你刚才说的二十斤炮是怎么回事……”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杨应龙的车驾有十七辆,十三辆放的都是李旦的东西。

长短鸟铳,李旦一行总共七人却带了七长七短三备共十七杆;手雷十七颗、南洋新造总旗箭六筒,这还是他们在路上遭山匪时用了一些的结果。

因为李旦等人并无官身,只能携挎腰刀,所以火器全装在杨应龙的马车里。

除了火器与一架马车里连土带红薯苗的大盆栽,剩下的都是李旦本人、以及林阿凤托付他给陈沐献上的东西二洋珍宝奇物。

这些东西才是杨应龙带这么多车驾,以及车驾旁有那么多苗人武士护送的原因。

他们在路上都是分开几队走的,就连杨应龙这天不怕地不怕的,都怕树大招风惹麻烦。

陈沐让邓子龙提溜着偷窥家兵操练的杨应龙,吩咐隆俊雄带苗兵与水手下去休息,带几人进镇朔将军府。

杨应龙直至快入府了还转头挑着眉眼往校场看呢,陈沐以前就不知道自己的兵怎么对杨应龙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刚落座便对他奇道:“以前也没见你这么喜欢兵事啊,不喝茶了,要不我派人去给你取山泉水去?”

“不用麻烦将军,家父有令,京师不比南方,不能有那架势。”

这一年,人们都有了变化,李旦是更剽悍了,杨应龙这次到宣府来也让陈沐觉得他懂事许多。显然,杨应龙自己也很聪明,知道在京师不能张扬,因为这的人看到的不是他的张扬,而是播州杨氏的跋扈。

说着杨应龙嘿嘿一笑,对陈沐拱手道:“将军位列九边,杨氏也深感荣光,若非播州现在打仗,家里还有大礼给将军送去呢!”

“播州,在打仗?”

陈沐同邓子龙对视一眼,他们可没听说这事啊。

“将军没听说么,也是,边夷之地、夷族互攻,又如何会让朝廷在意。是贵州水西的安氏,本来就是同宗互相攻讦的小事,当地抚臣有意偏袒,就做成了安国亨叛乱,派兵去打了几次,难道朝廷大军来伐,还不准人还手吗?”

提起安国亨,杨应龙语气不善,但也心有戚戚,道:“家父与安国亨叔祖安万铨相攻十余年,甚至其安氏之心仅盯水西一片地,安国亨更是只想做个宣慰使再无他念,就算是我杨氏,都不愿借此时机攻打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