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发兵

开海 夺鹿侯 2315 字 8个月前

陈沐能说啥,他当然不借!

中军都督府的事儿,管他南洋都督府什么事?

堂堂赛驴公打仗,可能跑长城根儿找戚帅借人马吗?

他还拿这事给杨青鸾讲,背后说刘显坏话,结果被杨青鸾道破了天机。

川南九丝蛮叛乱是哪儿啊,是川南兴文、珙县一代,播州隔壁。刘显此时担任四川总兵官,这场仗从三月就开始打了,调集了十四万官军攻打九丝城。

兵力虽众,但官军不好使,这事陈沐太知道了。

早年他跟着揍李亚元时不也是这样么,吴桂芳同样发兵十万声势浩大,有什么用,真正跟贼兵过招的,就几千人,别人都说围追堵截,出傻力气。

在四川平乱要靠谁?

土司。

土司兵比官军能打的多,硬仗浪战靠的都是他们,要不杨应龙就瞧不起四川官兵呢,吃拿卡要自己来,出力卖命别人去,所以正常情况,这事播州是当仁不让的。

可问题出在哪呢,杨应龙当年奉亲爹之名本身是要给自己找妹夫,第一个找的不是赛驴公,找的是刘显,那边没谈成才换成找姐夫找上他。

有这事,应龙那小心眼儿能尽心给刘显打仗?

“是应龙没出力,刘总兵这才找夫君借兵,夫君借兵,应龙就出力了。”

陈沐这么一琢磨,这兵还确实得借,他拍拍手道:“这样,我派奇迈去,不带兵,带兵这战功就算刘南昌的了。让他到播州给岳老子带点礼物,也给应龙带封信,就地征个两三千人,到时候战功算播州军的——哼,这年头,全天下没人敢贪我的战功。”

整个吕宋,在台风来临之际仿佛都在写书。

陈沐在写书,他从广东带回几箱讲武堂教材,编撰修改,筹备给小皇帝做新书。

徐渭在写书,他收集历次与西夷海战的战报,召见各个亲历战事的将官与军兵,以总结战事中的规律,编修制胜兵书。

余邵鱼等人更是在写书,陈帅之淫威与白银攻势,顷刻间令这些几无社会地位的文人心甘情愿地写着自己都不愿署名的故事。

倒不是故事不好,也不是他们写不好,问题是立意太刻意了。

用陈沐的话说,以钱财、美妇、宝物、冒险、荣耀、收获、胜利,来达成令明人闻之心折、张开眼界的结果,即使其实夹杂些许谎言也在所不惜。

目的很崇高,手段很龌龊。

明代地位高的是文官,但官员不是文人,懂治国经略有为官经验而且官声良好的才是文官,他们呢?他们会写一大堆故事,依然过不好自己的日子。

所以不是每个清高文人都愿意为几两银子做这件事,至少要十几两才行。

陈沐给一百两,大家都高兴极了,干劲十足呀!

陈氏军团兵马四出,最没出息的就是小舅子杨兆龙。

看看人家别人发来的战报,人陈八智一封信,龙造寺被干沉了;李旦一封信,倭寇收服了;林阿凤一封信,海岛安营扎寨咱能造自己的五百料盗版鲨船了;林道乾一封信,从潮州又弄过来几千移民,在岛上开垦土地,明年就能自给自足了。

杨兆龙一封信:姐夫,我一个人在新明驯二十多条野狗,可服帖了!

出息!陈沐看着信都能想象他骄傲的小表情。

这信送到马尼拉,杨青鸾气得光想提剑上新明,过去把弟弟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