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6章

都市逍遥高手 昔年小梦 3220 字 11个月前

而那位翠色罗裙小姐,似乎是鬼使神差地,找到了这里。

中年将军仿佛知道她要来,所以,一早就在凉亭里等着她。

煮着一壶茶!

茶杯是干的,茶壶也烧干了,中年将军显然已经等了很久的时间了。

当见到这位曾经的小姐出现,中年的将军重新倒了水,加了茶叶。

但这位小姐却没靠近,离得远远的,至少是在十米之外?

“为什么?”她问了一句话,语焉不详。

但中年的将军却似乎知道她问的是什么,答道:“我很爱她。”

“什么是爱?”小姐茫然地追问。

“有一年,我们驱赶着金兵进入了草原,但是我们遭到了伏击,我受了重伤,在同伴的血拼之下,我杀出了一条血路。然后我就落到了贫民家里,这个贫民家,也就一个女孩子了。她把最后的粮食给我吃了,把仅能过冬的被褥也给我用了。我欠她一条命,所以我只能用这一辈子来还。”

中年的将军给自己倒了一杯还没有煮开的茶。

喝着茶,却也喝出了酒的味道。

“这就是爱?”美丽的小姐,似乎不太能够理解。

“爱,分很多种。曾经我喜欢小姐你,那是一种爱;但后来我喜欢我的妻子,那也是一种爱。但无论是哪一种爱,都是唯一的,选择了这个,就不能再惦记着另外一个。所以,我就不能再给你写信了。”

“这跟你写不写信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的,如果我跟她在一起,心里却想着你,那是对她的不公,这并不好。我选择了她,就会一直的从一而终。对你,只能说一句对不起了。”

那一晚,翠色罗裙的小姐听到这里之后,就似懂非懂的离开了。

而也是那一晚之后,中年的将军离开了,彻底的离开了,从此也再也没有回来过。

梦境中,画面忽然又是一转。

这一次的转折,却是到了民国时代。

梳着短头发的小姐,依偎在一面布满了爬山虎的墙壁上,手里捧着莎士比亚的诗集,念着出神。

然后一个骑着单车的少年,在不远处,用这口琴吹颂着一曲来自西伯利亚的歌曲《喀秋莎》。

优雅的旋律,却有着激愤的节奏。

少年吹完之后,就骑着单车走掉了。

这是学院的后花园。

短头发的小姐每次在这里看书的时候,都能意外地发现这个少年在这里吹口琴,或者是拉风琴。

他的口琴和风琴都奏的很好。

短发的小姐,很喜欢他吹奏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以及刚才的那首《喀秋莎》。

这一年,全民抗日的焰火已经成就了燎原之势。

很多热血青年,都放弃了学堂上的安定,跑到了前线,参加了英勇的抗日军队,成为最前线的一员。

他们用热血、用身体,挡住敌人的子弹,攻打敌人的阵地,为残破的山河,收复一寸又一寸的疆土。

某一天,学生游行开始了。

在那群游行的人群里,短发的小姐发现了那个少年,他也参加在其中。

这种行为,让这位小姐不是很能理解。

又在某一天,短发的小姐,还是在那片绿色的墙壁下面看书。

而那位少年也又一次来了,这一次,他没有携带他的风琴,也没有携带他的口琴。

少年是自己在歌唱,用豪迈的声音唱响了那首热血而悲壮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请把我埋在高岗上……”

短发的小姐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忽然放下了手中的莎士比亚,然后走了过去。面对着那位少年。

少年见到了她,很憨厚地笑了一下。

“你好!”

“你的琴呢?”

“卖了!”

“为什么?”

“国家破了,家也没几天的安宁,还留着干什么?我准备筹集一些金钱,购买一些物资,然后全部捐献给抗日前线的英雄们。”

“为什么要这样?”

“家园,保卫家园,保卫亲友,保卫所有人。是所有男儿的义务和责任。”

“不去不行吗?”

“不去也可以,但那是懦夫,中国需要崛起,需要流血,谭嗣同先生说的对,要流血,他是第一个流血的,他能当第一个,我们就能当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如果新中国需要鲜血去洗涤过去的耻辱,那么我的鲜血也算一个。我绝对不怕死!”少年慷慨激昂地说。

“我不是很能理解。”

“没关系,我只希望你能永远的健康,永远的安定。最近,我学了一首新的歌曲,还没唱给谁听过,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当我第一个听众,可好?”

“可以!”

于是,少年就唱了起来,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那种悲壮不同,这一首歌显得很深情。

少年唱的也很生动,唱着唱着,也不禁流下了泪水。

也许,他这是最后一次给这位小姐唱歌了,也许他也是最后一次在这里与这位小姐邂逅了。

“在我的怀里,在你的眼里,那里春风沉醉,那里绿草如茵……”

一首苏联风的《贝加尔湖畔》,在少年深情款款的歌唱中,年轻的小姐看到了一中熟悉的东西。

这忽然让她想到了当年那个书生,那个从军打仗,给她寄信的那个书生。

也许,这个少年今日一去,也是会如那个书生一样吧?

只是,为什么,这一次,也感觉心里有种不舍呢?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