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剑怜问。
李逍然回答:“一个水师的校尉叫沈冷,现在应该就在这东池县内,若我的人发现了他们的踪迹,劳烦先生走一趟。”
楚剑怜微微皱眉:“世子殿下请了许多江湖中人,抓一个校尉而已,为什么非要我去?”
“我确实请了很多人,也有很多高手,但只有先生出手才是十成十的把握,我做事,从来连九成九都不要,只要十成必胜的结果。”
楚剑怜嗯了一声,朝着别院那边走过去:“若世子有了消息,派人知会我就是。”
与此同时,沈冷和杨七宝古乐三个人已经从别院那边翻墙进来,这庄园里戒备森严,除了大批的护院之外,还有不少江湖客坐镇,可沈冷他们这三个完全可以称得上最强斥候的人想翻进一个这么大的院子,总是能找到机会。
古乐压低声音问:“别院这么大,怎么去找那个袁先生。”
沈冷看了看远处有两个侍女挑着灯往这边走,他笑了笑,从暗影里走出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迎着那两个侍女过去,拦在她们两个面前:“世子让我来请袁先生过去说话,我却不知道袁先生住在哪儿,若是耽误了世子的事怕是要挨骂,能劳烦告知吗?”
那两个少女本被吓了一跳,看沈冷样貌俊朗说话斯文倒也气消了大半,其中一个仔仔细细打量了一下沈冷:“第一次来别院?”
“嗯,第一次,以后多来几次,便能多见姐姐几次了。”
那侍女脸微微一红:“油嘴滑舌,必不是什么好人袁先生就住在那边小院子里,就是那棵最大的垂柳旁边的独院,他已经睡下了,你叫的时候轻些,毕竟是大学士府里来的人。”
沈冷忽然想发笑,一个侍女都知道那袁先生是大学士府里来的人,这妙绝江南的世子也妙不到哪儿去。
沈冷抱拳俯身:“多谢姐姐,下次来给你带些桂花糖。”
那少女哼了一声:“哪个缺你几块糖?”
另外一个少女笑着问:“我的呢?”
沈冷笑道:“姐姐你也有,只是到时候别不肯见我。”
少女笑着指了指前边另外一个独院:“我们都住在那边,你来的时候直接把桂花糖送来就是了,怕是要多带些。”
沈冷再次道谢,那两个少女挑着灯走了,身姿摇曳,一个比一个摇曳比来时摇曳
沈冷觉得自己对不起茶爷,而且嘴巴笑的有些僵硬。
杨七宝从暗影处出来,朝着沈冷挑了挑大拇指:“校尉厉害了。”
古乐点头:“厉害了校尉。”
沈冷心说先生教的这些倒也管用啊,怎么先生一直到现在还是单身?又想到那家伙曾经是个风流道士也不知道欠了多少风流债,想着他写的秘籍应该都是亲身经历吧,若是润色一下写成什么艳-情小说,再请先生站台卖书,应该会赚钱。
沈冷觉得对不起沈先生。
沈冷他们三个就这般明目张胆的走到了那独院门口,沈冷轻轻拍门:“奉世子之命求见袁先生。”
门吱呀一声开了,里面两个人是袁治栋带来的护卫,都是从贯堂口里挑选出来的高手,上上下下打量了沈冷几眼,然后眉头就皱了起来。
“你身上为什么穿的是战兵的军服?”
“因为来不及换啊。”
砰砰!
沈冷双拳齐出,骤然击在那两个人的咽喉处,这两个人连喊都没能喊出来就倒了下去,沈冷闪身进了院子,杨七宝守在院子门口,古乐快步跟着沈冷往屋子里面走。
沈冷站在林子边缘处看着外面的世界逐渐变得黑暗起来,感受着初冬夜风的寒冷,风如刀,却不及话锋如刀。
古乐的话让沈冷触动很大,大到沈冷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所有的拼命挣扎是不是都能换来一个清平天下。
希望。
这两个字道尽心酸。
沈冷不讨厌古乐的这种极端,只是觉得这极端背后有些寒冷,比天气要冷许多。
“古乐。”
“嗯。”
“你想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沈冷问。
古乐沉默了好久都没有回答出来,很多答案到了嘴边却又说不出口,鲜衣怒马?封候拜将?过人上人的日子?
古乐摇头:“不知道。”
“做一个让人以你为目标的人吧。”
沈冷转身,在古乐的肩膀上拍了拍:“不管你以后做什么决定,想一想那些和你一样渴望出头的人,一样的出身一样的勇气,别变成他们厌恶的样子。”
“那是什么样的?”
“你对谁笑,他都不觉得你讨厌。”
古乐忽然间懂了,所以笑起来:“我是狠,但我不毒。”
沈冷也笑起来:“那就跟我去干一件大事。”
古乐问:“校尉要干多大的事?”
“我们去把那位世子殿下吓一跳。”
“多大一跳?”
“一个气蛤蟆那么大。”
气蛤蟆生气的时候肚子会变得很大很大,也许会把自己气炸。
沈冷带着杨七宝古乐三个人离开林子,交代王阔海和陈冉带人做支援,其实并不是一定要穿过东池县,也可以绕过去,只要多走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可是沈冷不打算那样做。
“我们还没有到遇到什么困难第一件想的事是去绕开它的年纪,那是日暮老人才应该有的想法,年轻人有这样的想法可耻。”
沈冷背上黑线刀:“不管面对什么。”
夜幕之中,沈冷他们三个人到了似水山的庄园外面,传闻那位被称为妙绝江南的世子殿下聘请了很多江湖客作为王府护卫,而其中一大批人都在这似水山庄里。
世子李逍然被誉为妙绝江南,是因为他做的诗很妙,画很妙,有人说他的风流也很妙,总之哪怕他曾经被称为天下第一大笑话,可现在已经是很多少女梦中最完美的配偶,年少多金且风流,还是亲王之子,多美的一个幻象。
他父亲信王做的出三天三夜不出青楼的壮举,他也曾如此,只不过与他父亲不同的事,他与那青楼头牌姑娘说了三天的佛经,自此之后,那姑娘房中桌案正中便多了青灯古佛,日日诵经,觉得自己干干净净。
这便是妙。
谁都知道大宁皇帝陛下不喜欢这些,哪怕皇后喜欢,内务府的人曾经当着皇后的面把后宫所有这些东西烧了一个火透夜空,只因为皇帝陛下说,赎罪这种事,你诵经一万遍也没用,若是谁念几句经文就会洗清罪孽,那还需要十八层地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