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大明国建立已有二十余年,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宣告天下,凡是前元的领土,都必须归大明所有。
于是就在当年,大明朝廷计划在双城总管府的原址上设立一个卫所,取名为铁岭卫,并事先派使者通知高丽国,要高丽国王尽快将此地归还于辽东,不得有误。
这时候的高丽国王已不是王颛,乃是王颛的儿子,名叫王禑。
此人不甘心让出土地,就与我刚才说的那个崔国相密谋,打算派兵与大明朝廷对着干,甚至还想侵略辽东。
李成桂得知此事以后,极力反对,认为此举会给高丽带来灭国之险,然而王禑与崔国相不听,非要派兵不可。
崔国相老谋深算,就在出兵前夕,却让李成桂做了军中第二号人物,名为右军都统使,至于第一号人物,也就是左军都统使,则是由一个名叫曹敏修的大将担任。
崔国相的这个计划原本可以防止李成桂造反,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曹敏修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和大明军队开战。
不久,李成桂与曹敏修率军到了一条名为鸭绿江的大江边,驻军在江心的一个大岛上。
两人见江水滔滔,涉水困难,将士个个有气无力的样子,都是动了退兵之念。
然而军国大事岂是儿戏,真要就这么退兵,肯定会被杀头。
两人商量了一个晚上,联名上书高丽国王,说全军士气低沉,实在不宜出战,请求允许撤军。
可是崔国相不答应,非要让他们进军不可,否则就要军法处置。
这么一来,就把李成桂和曹敏修惹恼了。
两人本是武将出身,最讨厌别人指手画脚,既然有了火气,当然不会按兵不动,而是率军返回高丽王都,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抓了崔国相,逼令王禑流放崔国相。
不久,两人被封为左丞相和右丞相,一起执掌高丽国政,权倾朝野,王禑见了他们,也不敢露出不满之色。
王禑不甘心当傀儡,就暗中布置了八十多个武功高强的太监,想要刺杀李成桂和曹敏修。
结果那八十多个太监一去不回,从此不见踪影。
没过几天,王禑就被李成桂和曹敏修逼宫退位,做了太上王,被软禁在一座岛上。
此时的李成桂,大权在握,已有当高丽国王的野心。
可是他有个心腹之患,那就是曹敏修。
王禑退位的时候,李成桂曾想立一个名叫王瑶的高丽王孙为新王。
但最后当上新王的人名叫王昌,乃王禑的儿子,不到十岁,就是被曹敏修扶植上位的。
自古以来,做大事的人往往城府都很深。
对于此事,李成桂心中虽然不满,但口中没说什么。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李成桂就利用言官弹劾曹敏修,借王昌的名义将曹敏修流放。
当然,曹敏修不是等闲之辈,无论朝中还是军中,都有他的不少心腹,他之所以会被流放,也是一种策略,叫以退为进。
果然没过多久,他就官复原职,回到了王都,并与李成桂展开了最后决战。
一个月后,这场决战最终由李成桂胜出,曹敏修成了阶下之囚。
从此,李成桂独揽大权,节制高丽军政,无人能与之比肩,与高丽国王没什么区别。
第二年,有几个大将原本是崔国相的族党,在崔国相被流放,乃至被杀以后,一直想要除掉李成桂。
这一年年底,他们偷偷跑去见被软禁的王禑,说是愿意听王禑号令。
王禑正愁无人可用,就拿了一把贴身宝剑给他们,说是可以当做信物,让他们凭此剑去某个地方找一个绝世高手,只要那个绝世高手到了高丽,就能杀了李成桂。
谁曾想,那几个大将之中,有个姓郭的人,竟然出卖了王禑,将此事密告李成桂。
李成桂得知此事以后,自然是火冒三丈,便借机废掉了王昌,并宣称王禑、王昌父子并非高丽王室出身,而是一个名叫辛旽的儿子和孙子,本名应该叫辛禑和辛昌……”
说到这里,祁云鹤微微一顿,然后笑问道:“你可知道这个辛旽是什么人?”
“他是什么人?”王默问。
“此人是个和尚,自幼出家为僧,法名叫做‘遍照’。据说此僧精通异术,武功之高,乃当时高丽的三大高手之一。”
“既然他自幼出家为僧,为什么会有儿子呢?”
“你以为和尚不能娶妻生子?”
“难道可以?”
祁云鹤笑了笑,问道:“你听说过扶桑吧?”
王默说道:“晚辈听说过。”
祁云鹤道:“扶桑这个国度的和尚就可以娶妻生子。当然,不是全部,而是某些。这些和尚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
王默听后,不觉讶然。
在此之前,他本以为天下的和尚都是要守清规戒律的,要是有人犯了,便等于是亵渎了佛祖,会被逐出佛门,不得为僧。
原来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扶桑的一些和尚竟可以娶妻生子!
“说起这个辛旽,不但武功高强,而且还是高丽国的一代权臣,曾经显赫一时,与高丽国王平起平坐。说他好话的尊他为‘圣人’,说他坏话的骂他为‘妖僧’。
传说此人年轻时曾到中原拜师学武,后来回国,遇到一位将军,被这个将军惊为天人,留在府中好吃好喝供着。
有一日,那个将军把辛旽介绍给高丽王,也就是王禑的父亲王颛。奇怪的是,王颛见了辛旽,居然把辛旽当成了救命恩人。”
“救命恩人?”王默愣了愣,问道,“难道他们两个以前见过?”
“对,他们是见过,而且就在昨晚。”祁云鹤面上露出一种怪笑,说道,“不过是在梦里。”
“梦里?”王默愕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