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内第一高手

枭雄 天魔圣 4658 字 8个月前

“你是……”十二郎说道。

“房正义。”

“原来是你。”

“白兄听说过我吗?”

“我当然听说过,只是你比霍光廷难认,我一时没认出来。”十二郎话锋一转,说道,“对了,你怎么知道我姓白?”

“白玉皇之名,对于赵某来说,那可是如雷贯耳,不啻于武当派的开山祖师张三丰张真人。”

“他就是白玉皇?”一个大内高手吃惊说道。

房正义点点头,说道:“除了白玉皇之外,谁还敢目无王法?”

十二郎发出一声怪笑,说道:“赵正义,你竟敢挖苦我。”

房正义说道:“我这个人一向只说实话,如果白兄认为我说的不对,那我也没有办法。”

忽听神音开口说道:“白叔叔,这里已没我们什么事了,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十二郎听她叫自己“叔叔”,不由哈哈一笑,说道:“乖侄女,你说走就走,白叔叔听你的。”

“那好,我们现在就走吧。”

“嗯,走吧。”

说完,两人扬长而去。

由于霍光廷与房正义都没有发号施令,所以包括钱胜军在内,全都不敢出手阻拦。

等两人走得无影无踪之后,钱胜军才开口问道:“两位供奉,这白玉皇是什么人?江湖上怎么没有他这号人物?”

“他是个不能得罪的人物。”房正义说道,“如果你想知道他更多的事,可以去查阅‘龙字号’档案。”

龙字号档案!

众人心头微震。

此乃大内高度机密,除了武英堂太监、左右堂主和八个大内供奉以外,其他人都没资格翻阅,而就算是八个大内供奉,也得先请示武英堂太监。

……

王默离开凤宫后,发现此地并非海岛,只是靠近海岸而已。

一路过去,可能是因为受到外敌入侵的缘故,鸟不再叫,花不再香,显得格外寂寥。

上了一个小山坡,他回头张望了一下,隐隐约约还能看到凤宫的影子。

他心想:“凤宫这下算是完了,不知四海龙王那些海贼结果如何,会不会全都死了?”

转念一想,觉得这不太可能。

随后,他下了山坡,打算展开轻功远去。

忽然之间,一条人影如电而来,速度快得惊人,乃是个手握宝剑的中年男子。

那中年男子浑身散发出一股阴冷气息,就像是一条毒蛇似的,令人极不舒服。

“你是凤宫的人?”中年男子问道。

“不是。”王默摇头。

“你叫什么名字?”

王默犹豫了一下,说道:“王默。”

“你也姓王?”中年男子神色一变,不知为何,目中除了带着警惕之外,还带着杀机。

十二郎见钱胜军身边之人,俱都蠢蠢欲动,分明就是要出手围攻自己,便将双手往身后一背,气势一时无两,逼得谁也不敢造次,笑声说道:“若是五十年前,你师父或许能与我一战,但近五十年来,他已不是我的对手。我要杀他,三招足矣。”

霍光廷等人听了,虽是震惊,却也有点不信。

原来,那钱神通是“武英堂”的现任堂主。

此人统领大内高手已有二十年,乃是个神级高手,至于他的修为有没有“入神”,没几个人清楚。

不过,大内第一高手,至少名义上的第一高手,并不是钱神通,而是柳少侯,也就是现在的柳神侯。

早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朱元璋就有收养义子的喜好,或者也可以说是为了打江山。

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所收的义子多达二十余人,最出名的就是沐英、李文忠、何文辉、徐司马、平安。

沐英就是沐王府第一代主人,其子孙后代坐镇云南,帮朱家守护西南,最广为人知。

那李文忠是朱元璋姐姐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可也被朱元璋收为义子,战功显赫,被封为曹国公,曾掌管大都督府。

那何文辉英勇善战,曾参与平定江西、福建、陕西、四川,只可惜英年早逝,三十六岁就死了。

那徐司马九岁时被朱元璋收为义子,长大后做过朱元璋的“亲兵”,类似于贴身保镖,后来跟随李文忠北征,亲手活捉敌方大将,升为都指挥使,再后来,他便进入中军都督府,以都督佥事的身份掌管府事,死于军中。

至于平安,天生力大无穷,极为骁勇,早年曾跟随“义弟”朱棣出塞作战,颇有战功,官至右军都督佥事。

七十多年前,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派兵征讨,平安为先锋大将。

两军多次交战,平安不但屡败朱棣手下各等大将,还两次差点刺杀了朱棣。

后来,朱棣孤注一掷,亲率大军南下与建文帝决一死战。

平安率军从后杀到,原本很有希望获胜,可这个时候,朱棣军中出了一个小将,不过二十来岁,率领数百死士拒平安亲率的数万大军多时,与平安大战数百回合,不分胜负。

没多久,平安兵败被俘,而捉住平安的人就是这个小将。

这个小将姓柳,外界只知道他是军伍出身,但他的师父到底是谁,除了朱棣之外,没人知道。

朱棣见柳小将年纪轻轻就勇猛绝伦,武冠三军,便效法自己的老子朱元璋,收柳小将为义子,赐名为柳少侯。

柳少侯捉了平安以后,交给朱棣处置。

朱棣却没有杀掉平安,而是派人将平安押回北京,交给自己的儿子朱高炽看管。

随后,朱棣率军一路南下,直逼京师——南京。

那李文忠有一个儿子,叫做李景隆,也就是朱棣的“义侄儿”,建文帝的“义叔”,本是建文帝手下,可却与朱棣有勾连。

有个叫方孝孺的文臣看出李景隆会坏事,上奏杀掉李景隆,可建文帝以为李景隆不会背叛自己,让他前去跟朱棣讲和。

朱棣拒绝讲和。

不久,李景隆与建文帝的一个皇叔,打开城门,引朱棣大军入城,归顺了朱棣,南京因此而陷落。

朱棣当上皇帝后,封赏功臣,李景隆位列其他功臣之上,许多功臣为此而愤愤不平。

唯独柳少侯,不发一言。

至于平安,几年后死掉了,传说是朱棣有一天突然想起他,问左右之人他是否还活在世上,他听说这件事后,便自杀了,朱棣就让他的儿子承袭了他的俸禄,倒也没赶尽杀绝。

柳少侯身为朱棣义子,除了在靖难之役崭露头角之外,后来还几次跟随朱棣北征。

朱棣在世时,曾想封柳少侯为“一等侯”,可柳少侯以自己年轻为由,谢辞封赐,只做了从一品的右军都督同知。

朱棣死后,新皇让柳少侯做了正一品的中军左都督。

直到正统皇帝朱祁镇继位,朱祁镇坚持要封柳少侯为“一等侯”,柳少侯迫于皇命,只得领受。

土木堡之变以后,柳少侯因为“协助”于谦守护京城有功,加封“太子少师”。

不过封赏他的人并不是朱祁镇,因为朱祁镇当时还是瓦剌俘虏,而是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也就是景泰帝。

很快,柳少侯就以超品“一等侯”的身份成为了“武英堂”堂主,而在此之前,历任“武英堂”堂主最高不过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