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节 老九

嫁恶夫 江心一羽 3494 字 9个月前

两人闲话了几句,林玉润倒也不与她绕圈子,便笑道,

“我今儿天你怕是也知晓为什么吧?”

赵妙芙那里有不知晓的,自家爹爹生怕女儿大了嫁不出去,这厢正在想法子把她们给统统儿出清存货呢,前头几位姐姐已是定了人,这下也是轮到自家了。

当下微红了脸儿道,

“嫂嫂的来意我也是明白!只是不知嫂嫂你……有什么想问妹妹我的?”

林玉润笑道,

“女儿家的婚事虽是父母做主但也要自家喜欢,我这厢也是受你哥哥所托,想问一问你对这未来的夫婿到是怎生个心思呀?”

赵妙芙立时一张脸儿红透,想了想道,

“嫂嫂,我……我可不爱那武夫,这家里动刀动枪的人多了,实在不愿再看了,我喜欢……喜欢那斯斯文文的!”

林玉润挑眉,倒是没想到以赵妙芙活泼无拘的性子竟喜欢那读书人!

想了想劝道,

“读书人是不错,不过却有那读书读傻了,迂腐固执的……”

赵妙芙道,

“迂腐固执却也守着规矩,倒也做不出太出格的事儿!”

林玉润心中暗想,那读书人真要做起出格的事儿来,嘴里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往外蹦,九小姐还是见识少啊!

不过她也只管带话,林玉润回去同赵旭一讲,赵旭闻言嗤之以鼻道,

“那些个一身酸味儿,自命清高的穷秀才有什么好啊!一天到晚满脑子之乎者也,全是不干实事儿的!”

只是他不喜欢也架不住自家妹子喜欢啊!

过去同赵老爷子一讲,赵老爷子可是犯了难,

“如今这兵荒马乱的,若说是寻个武夫,你那手下一抓一大把,这文人如今都在临州城里头围着皇帝佬儿拍马屁呢!”

赵家祖上务农到了这赵老爷子这一辈却是跑江湖出身,赵旭如今更是以武人夺天下,手下几个幕僚也都是粮食师爷,家里来来往往都是舞枪弄棍的大老粗,那斯文人还真是少有。

又有他们想将老九嫁的近些,在这沧州的地界上选来选去也没有合心意的。

赵老爷子想了想道,

“我们这厢寻不出来,只怕你母亲那处能知晓些人!”

赵老夫人出自沧州陆家,虽是与赵家一般世代务农,但祖上在前朝也是有出仕做官的,他便将这事儿同赵老夫人商量。

赵老夫人因着八姨娘的关系,自是愿意赵妙芙亲近陆家,在自家远近的子弟当中寻摸了一番道,

“我那娘家三房却有一位读书不错的儿郎,算起来年纪倒是与老九相配,人也生得白白净净,斯文俊秀,只是这回来后我也无有同家里通信,也不知前头打仗他们逃到了何处,可有回沧州!”

那杨庆与赵旭、郎义天联手办那销金堂,如今销金堂在蜀中已是数一数二的大商家,他这厢背靠着赵旭也赚得是盆满钵满。

杨庆论岁数比赵旭还大上三岁,早年也曾娶过妻子,只是他那时不过一个小小的矿主,整日里为了手下十来个人绞尽脑汁的谋生路,他那妻子嫌他寻不到门路挣钱,便自请下堂跟着旁人去了。

自后杨庆再不娶妻,家里也不进女人,只是偶尔去那欢场过夜。直到了这时节听闻赵家要嫁女,便动了心思写信问赵旭的意思。

赵旭对杨庆此人还是颇为赏识,如今他那身家在蜀州已是能排上头十个了,家中妹子嫁去虽是填房,却是上无老下无小,日子是自家想怎么过便怎么过,依他看来这婚事却是好得很!

回去与赵老爷子一讲,赵老爷子也道,

“他与我赵家成了姻亲,蜀州那头自是更加尽心的!”

这厢赵老爷子亲自到了赵妙姗的闺楼之中去问女儿意思,赵妙姗听罢沉思良久问道,

“爹爹,那蜀中可是风俗与别处不同,家中女子也能在外头抛头露面?”

赵老爷子点头道,

“蜀事土族人俱是女子为尊,那杨庆祖上是汉族人,不过他久居蜀州应是不拘那些迂腐规矩的!”

赵妙姗闻言点头道,

“一切全凭爹爹作主!”

赵老爷这厢笑眯眯下了绣楼,赵妙珊身边的丫头却是问道,

“小姐,蜀州地处偏远,那杨庆的年纪比大爷还大三岁,且前头还跑过一个夫人,这门亲事……这们亲事也太过委屈小姐了!”

那赵妙姗却是哈哈一笑道,

“你瞧着那杨庆不好,我却瞧着很好,他家中殷实又与哥哥搭着伙儿怎也缺不了财路,也更是短不了我的吃穿,他年纪大些能让着我,家中无老无小便是我说了算,还不用伺候公婆,有了孩子也都是我亲生的,又没有通房侍妾,有甚不好?”

丫头嘟囔道,

“那蜀州穷乡僻壤便是吃穿不愁又如何?只怕连人都少见!”

赵妙姗抬手一指点在她额头上,

“蜀州是偏僻又如何?你在沧州这处繁华所在一年能得几回门出?蜀州多山景色雄奇,民生纯朴对女子拘束少,正合小姐我爱游山玩水不喜人多的性子!依我看这婚事半点儿没有委屈的!”

这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赵家七小姐这性子爽朗耿直喜自由,最烦与那些娇滴滴的大家小姐们打交道,说上一句话都要斟酌半天,一个弄不好还要遭别人的白眼。与其这样倒不如去那穷乡僻壤人少规矩少,乐得自在!

这婚事在旁人瞧来十分不配,便是她亲生的母亲七姨娘也是寻到赵老爷子求道,

“老爷,那杨庆大七姐儿好几岁,蜀州那处穷山恶水,七姐儿若是过去只怕三年五载也回不来,求老爷将这门亲事还是作罢吧!”

赵老爷子怒道,

“这亲事我已是答应了,妇道人家知晓什么,不用在此啰嗦!”

这般将七姨娘打发了出去。

婚姻之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外人觉着不好自家却觉着好,那外人瞧着好的,内里过着什么日子只有自家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