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 20 章

名门福妻 茗荷儿 3995 字 11个月前

辛氏叹道:“可不是,孩子们一天天大了,我都要变成黄脸婆了。”

秦太太连忙打断她,“别这么说,我比你还大几岁,你要说老,我就更老了。”

两人正说得热闹,文竹掀帘进来禀道:“才刚秦大人打发人过来。”

言外之意,外头男人们的谈话已经结束了。

秦太太起身告辞。

辛氏便要留饭。

秦太太笑道:“大年初一没有在别人家吃饭的道理,等过完上元节闲下来,咱们凑在一起热闹热闹。”

辛氏笑应好,吩咐丫鬟绿绣去玉兰院将姑娘们请来。

不大工夫,伴随着叽叽喳喳的说笑声,四人鱼贯而入。

秦笙将才得的花样子显摆给秦太太,“是阿萱帮我描的,回头我也照样子绣条罗裙……灯会上兴许也有卖花样子的,我们商量着想一起去赏灯,不知道行不行?”

秦太太自然愿意,可扫见辛氏隆起的大肚子,便犹豫道:“得先回去跟你父亲商议过才能决定,杨家姑娘怕是也得征求杨大人同意,哪里能说去就去了,灯市上少不得有拍花拐卖小姑娘的,还是事先安排好护卫马车。”

秦笙朝辛氏福一福,脆生生地道:“伯母,要是阿芷和阿萱能出门,烦请伯母遣人给我们送个信儿,人多一起玩得热闹。”

辛氏含笑答应,与杨萱姐妹送秦氏一家出门。

秦铭已经在角门等着了。

他个头不高,却生得很白净,上唇两撇短胡髭,显得精明能干。

看得出来,秦筝的相貌更像秦铭,而秦笙则像秦太太多一些,所以姐妹俩不算肖似。

秦笙惦记着灯会,临上车前又特地打发丫鬟告诉杨萱,千万记得给她写信。

送走秦家人,辛氏对杨修文说起秦氏姐妹邀约杨萱一起赏灯之事。

杨修文二话不说地应允,“那就去吧,两家离得不算远,一道出去也好有个照应。”

辛氏颇感诧异。

杨修文低声道:“近来圣上龙体欠安,把都察院交给靖王掌管了……这下靖王跟太子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但是靖王宽廉平正深得天下文人之心,可以说更占优势。”

都察院主掌监察和弹劾百官,而且可以“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是个不折不扣的实权机构。

太子掌管吏部与兵部,靖王先前只得户部,现在又多了个都察院,并不逊色于太子。

杨修文声音放得愈发低,“既然得了都察院,便不能让那些御史闲着,我们已经商议好,先从靖王手下几个不安分的小卒子开刀,然后蔓延到太子那里,把他那些得力干将除掉几个……明年是正科,万千学子集聚京都会试,正好写个万言书为民请命……所谓法不责众,总不能把学子尽数入狱……”

辛氏沉默片刻,开口道:“,朝廷的事儿我插不上嘴,可是不成功便成仁,师兄能成功最好不过,可若是不成呢?”

杨修文顿时变了脸色,“瑶瑶,你怎能如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辛氏叹口气,“我是做母亲的,自然要替孩子们着想。”

杨修文慨然道:“孩子们自然与我一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不!”辛氏大惊,狠声道:“你的孩子自有你做主,可我的孩子,我得让他们活着……”

肌肤白净,目光温柔,一双柳眉细细弯弯,个头却是不高。

杨萱随辛氏,生得本就比京都女子娇小些,可秦筝比她还要矮上小半个头,看起来弱不胜风般,非常可爱。

杨萱记得,传出那些闲语时,是丰顺二年。

京都连接有好几家权贵及勋爵被抄家或者流放,萧砺也因此声名鹊起。

那年杨萱十九岁,秦筝应该也是十九岁。

按照万晋习俗,姑娘家通常在十五六岁出阁,十八岁已经非常晚了,而超过十八不嫁,是要受人诟病的。

秦筝相貌不差,看着又是个温顺性子,怎么会耽搁到十九岁?

可那些事情毕竟是在前世,离现在的启泰十九年还很久远。杨萱无意探究别人的隐私,便不多想,热情地邀请秦筝姐妹去玉兰院小坐。

秦家姐妹很是意动,却没有当即答应,而是侧头看向秦太太。

秦太太知其心思,笑道:“你们去吧,记得要好生玩,不许胡闹,也别淘气,免得惹杨家姑娘笑话。”

辛氏忙道:“我们这两个也皮猴似的,天天上蹿下跳地没个正形。”

杨芷诧异地挑了眉,“母亲,那都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了,您前些天不是还夸我跟萱萱听话懂事?”

辛氏与秦太太相视大笑,“也是,都是大姑娘了,不像小子那般爱折腾,且由着她们自己去玩。”

四人行过礼,有说有笑地往玉兰院走。

杨萱亲热地牵住了杨芷的手。

杨芷平常话语并不多,适才却难得地在辛氏门前接话茬。

杨萱明白,杨芷是想在客人面前留下一个自己被嫡母喜爱的印象。她既然求好,杨萱愿意成全她。

况且,原本杨萱也打算这一世要尽力对杨芷好,以弥补她前世的遗憾。

素纹已先一步回去,生好火盆,摆出两碟点心,又热热地沏了壶新茶。

小姑娘们凑在一起,最常谈论的不外乎是衣裳首饰,平常的消遣。

秦笙就问起杨芷罗裙上那一圈亮蓝色的小花,“是什么花,以前竟没见过。”

杨芷笑答:“是鸢尾。中元节时候在护国寺庙会上买的,当时我没觉得好看,萱萱非说好,现在看起来还真不错。”

秦笙赞道:“颜色果真配得好。”

罗裙是水红色的,最底下密密绣着一整圈鸢尾,花中间的花蕊却是用金黄色的丝线杂着金线绣成,行动间,金光闪耀,非常亮眼。

因为裙子艳丽,身上的袄子就简单了些,是湖蓝色缎面夹袄。夹袄底缘和领口缀一圈白色兔毛,素雅而不是清丽。

杨芷笑道:“这也是萱萱搭配的,以前我就没想到水红色能配亮蓝……萱萱最近对针黹女红很着迷,天天琢磨新的衣裳样子。”

杨萱便回屋将自己收集的一叠花样子找出来。花样子约莫三四十张,有半数是寻常的喜上眉梢、五福捧寿、富贵白头等吉祥图样,另外还有诸如桔梗花、扶桑花、朱槿等不常见的花样。

杨萱除了描出来样子,还用朱砂、赭石等颜料上了色。

秦笙已经十二岁,马上就要跟着秦太太四处相看说亲,对衣饰更在意些,见到这些图样,爱不释手地问:“二姑娘,我能不能照着描几张?也不多描,有三四张就好。”

杨萱既然拿出来,就没打算藏私,笑应声“好”,大方地让秦笙随便挑,等她挑完,又吩咐春桃春杏赶紧去描,以便秦笙离开时能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