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之后,再无言语。
仿佛站在他身旁,与他说话的,不是当今武林中,最为亮眼的那一颗明珠。
即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是司徒慧云的美丽,依旧毋庸置疑。
哪怕是她那两个女儿,也只继承到了她的美貌,却无法得传眉宇之间,那聪慧自然的韵味。
真正惊世骇俗的美人,依仗的从来都不止是皮囊。
面对封林晩的冷淡,司徒慧云没有半点的失措或者不自在,她就站在原地,就已然是这不间断的雨色里,最潋滟的风景。
两人都没有说话。
但是彼此都该清楚,这就是一场交锋。
四周并不是静默无人。
那些文人们八卦起来,比普通黎民百姓更甚。
司徒慧云是杨啸云的妻子,封林晩是嘉政帝新封的国师,他们这么仿佛并肩立着,本身就可以给予人无限的猜想和揣测。
这个时候,谁又会因为心中介于世俗的压力放大,而忍不住先开口?
封林晩毕竟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他会比司徒慧云更加的不顾世俗。
这是他的优势。
对于封林晩来说,有一些‘古语’里,将处对象,唤作‘钓妹’,这钓之一字,用的确实精妙。
看似俗气,却道尽了个中滋味。
凡事皆有策略,都讲手段,真正聪明、珍贵的好鱼,依靠炸河、干水、撒网,是很难抓住的。
必须抓住对方露出的破绽,然后乘势推进。同样,追求女子也是如此。撒钱、炫富、耍帅、逞凶斗狠、张扬学识又或者威逼利诱,是无法吸引来真正稀世的美人的。除非你坐拥天下,天下都没有人,敢反抗你的意志。但那时,对于天下人而言,你的存在类似于‘神’而不是人。对美人而言,她们供奉的也是‘神’,而不是爱着一个人。
司徒慧云是个聪明人,甚至可以说,当前世界,能比她更聪明的人,找不出几个。但是她也会有聪明人都有的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往往都会忽略了,许多平常人···并没有他们这么聪明。
即使时间再紧张,也不能操之过急。
古代不是讯息发达的现代社会,封林晩需要留下足够的时间,等待事件的发酵。
一件事的最终成因,往往由无数种细小的过程组成。
作为策划者,封林晩能够做的,只是开头···然后等待即将来临的结尾。
主导事件完美发展的力量,很抱歉···他并不具备。
难得的闲暇时光,封林晩决定做一些有趣的小事。
比如,他现在就到了听雨轩。
这是一间十分雅致的茶楼,阳城内的文人雅士们,即便是在城外交战最紧张、激烈的时候,也不肯丢了自己的风度,缩衣节食也要到此地听雨闻萧,品茗下棋。
巧妙的利用水车结构,引山泉不停滴答屋檐,造成的清脆雨声中,那些无法饮酒醉生梦死的人们,仿佛可以借此麻痹自己,在水色的朦胧,与茶香的渺然中,看到那早已破碎,只余留在残梦里的庆安。
奋起余勇,直面惨淡的,毕竟只是少数。
更多的人,宁愿选择龟缩起来,将自己封锁在一方小天地里,在刀斧加身之前,依旧做着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当然,这样的人,尤以多愁善感的读书人居多。
而现在阳城里,过半的读书人,都是大庆旧臣。他们虽然已经都没有了什么权利,却依旧掌握着各自的消息渠道,以及许许多多关于大庆过往的内幕、隐秘。
大庆三百多年的国祚,掩盖了太多的真相,也埋藏了太多的秘密。
而这些秘密里,有些随着时间的消逝,早已毫无用处。而有些,却依旧存在着不可否认的价值。
当然,即便是文人们聚会之处,现在讨论的,似乎也还是当年那位状元公所著的所谓绝世武功。
只是与江湖中人的向往、感慨甚至是贪婪不同,此处大多文人们,都抱着一种痛心疾首的态度,认为那位状元公,即便是仕途不顺,也不该如此自暴自弃,竟然钻研武学,与匹夫之流为伍,堕了清名,毁了名节。
负责招待的,都是一些清秀淡雅的女子,衣着朴素而又整洁,淅沥沥的雨声中,却偏生让此地显得有一种格外静谧的氛围。
不多时,文人们讨论的大部分话题,都被整理起来,送到了听雨轩的深处,一间素雅的阁楼中。
没多少人知道,听雨轩就是杨啸云的夫人,女诸葛司徒慧云所立。
这座明显不符合当前阳城局势的茶楼,就是她帮助杨啸云收集各种有用情报的场所。
大庆一朝的‘遗产’,可不仅仅只是他们的军队,以及残余的那点‘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