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不止如此

神话原生种 废纸桥 2590 字 8个月前

封林晩将江湖中人,以资质的高低,区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个档次,是庸人。

这类人,哪怕是给绝世武功他们修炼,他们也练的狗屁不通,实力很是一般。

如果不容易理解,请参考全真七子。

第二档次,是英才。

找到合适的他们相性的武功,就能突飞猛进,成为江湖上一等一的高手,有属于自己的传奇。

以前的杨啸云,现在的所谓天下城四大弟子,都是如此。

而第三档,才是勉强符合封林晩要求的‘有缘人’,他们必须有着独特的创造力,可以从平凡中,爆发不平凡。以金老爷子武侠体系里的独孤求败和张三丰作为参照。

当然,在此之上,还有最难得的天造之才。

这种人,只要给他们一个最基本的原理,他们就可以师法天地,以创造最强大,也最适合自己的绝世武功,然后一路攀升,很快就超越一切,夺取所有的视线和光芒,成为最耀眼,也最无法替代的存在。

倘若遇到最后一种,封林晩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忍住,不将其带出这个狭小的天地。

不过···这种概率万中无一。

封林晩说的万中无一,不是指一万个人中没有一个。

而是一万个类似的小世界中,没有一个有这种天赋的人存在。

这种存在的出现,不能指望区区一个小世界的所谓天意眷顾和供养,而是一种随机的,无法揣度的‘机缘’。他来了,也就来了,他不来···那任由世界的意志如何去成就,也不会来。

封林晩没有奢望过最后一种,所以他才只是将江湖中人分为三种。

当然,最后这种人,在那些衍生出更高级的超凡之道的世界,也同样存在。

只不过···大多数死的早。

有的是遭天妒,直接挨了天雷。

有的是受到了那些可知古今的神级大佬迫害。

还有一些···将自己给玩死了。

修仙和练武毕竟不一样,低级的武侠世界和高级的仙侠世界,那也是完全两个概念。

越是高等的文明,越重视传承,单靠天赋吃饭,那就是扯淡。

这一年的秋雨,比以往来的更晚一些。

原本还是艳阳高照,忽然一阵寒风吹起,直接让人觉得透骨寒的雨水,就从天上掉落下来。

没有夏日时,雨水的张扬和喧嚣。

有着一种随风而来,零落稀松的感觉。

但是即便如此,依旧很不讨喜。

即便是热闹的天下城城门口,也开始变得人流稀松。

封林晩还坐在他搭起的小帐篷里,美滋滋的喝了一口浓茶,眯着眼睛,表情淡然。

就在这时,颇为朦胧的视线里,出现了一个穿着灰衣短衫的少年,手里打着一把破了一半的油纸伞,身后交叉背着两个包袱,看起来有些滑稽。

他有着乌黑的眼睛,细长细长的,鼻子很大,嘴巴却有点小,额头也太宽了些,还有点少年白。

整个人看起来,都不是那么精神,就和很多平常的少年一样,貌不惊人,普普通通。

但是封林晩却注意到了他。

睁开天眼,看到的也只是普通人的气运状态。

但是封林晩本能的,又觉得他并不简单。

至少···他没有看那块武碑。

在城门口坐了两年,封林晩见过的人,至少也有十几万。

每一个来天下城的人,无论老少,都会在武碑前矗立,甚至是抄录。

更有甚者,会按时定点的,依照不同的时间、方位前来观察武碑,企图找到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隐藏的奥妙。

嗯···封林晩确实是在七十二座武碑中,藏了点私货。

不过···不是这么解读的。

但是这个少年很奇怪,他分明是瞧见了武碑,并且看样子,也应该认字。

因为封林晩通过读唇,辨认出对方,口中随意的背诵着某些关于秋雨的诗句,其中还藏着些嬉闹般的小俏皮,把好几首诗词串读,却又格外有些别样的韵味。这不是随便从别处,听了两耳朵能有的功力。

当然即便是不认识字,也可以看武碑。

遵从拿来主义,封林晩将某些武功,暗藏在了武碑中的文字本身里。就像侠客行石刻,武功与文字无关,以字形而入武。

然而,这个少年他没有看武碑,并非刻意。

他的视线多次滑过,却没有多做停留。

这引起了封林晩的好奇。

“少年!嘿!少年!看这里!”封林晩坐在帐篷中,冲着外面打着破纸伞的少年打着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