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上钩

神话原生种 废纸桥 2536 字 8个月前

“大师见谅!本王府上历来节俭,如今要待客,也并无多少好菜。”八贤王笑着对封林晩说道。

封林晩双手合十,淡然说道:“有酒、有肉、有菜,何以单薄?”

说罢之后,直接打开自己的酒葫芦,就往面前的两个酒杯里倒酒。

八贤王的视线,不自觉的开始有点飘。

紧盯着封林晩推过来的酒杯。

下意识的,又吸了吸鼻子。

拒绝的话到了嘴边,还是忍不住吞了回去。

“难得与大师这样的妙人一叙,今日本王便破例开怀畅饮一回。”八贤王说罢,盯着封林晩的胸口处。

显然是对封林晩怀里的酒葫芦还有觊觎,一杯满足不了。

封林晩也自觉的将酒葫芦拿出来摆在桌上。

觥筹交错之间,随着酒兴。

二人起先只是谈论天下的风土人情,渐渐的便是佛家轶事,然后借以慢慢转向朝堂。

至此,封林晩开始收敛。

八贤王屡次好像不小心,将话题岔到政事之上,封林晩都及时收敛,不再深谈。

“大师似有忌讳?莫非是信不过本王?”酒上了几分头,八贤王身上的伪装稍稍卸掉了几分,如此说话虽然稍显有几分蛮横,却露了点真性情。

封林晩苦笑道:“贫僧世外之人,本就不欲参与那红尘俗世,有酒有肉,有青灯古佛,便都足矣。”

八贤王却从之前与封林晩的交谈中,觉得眼前这个和尚,是个有大才华的,早起了招揽收服之心,故而方才屡次试探。

此时闻言,便忍不住反驳道:“入世方能出世,和尚你虽然见多识广,却没有手握住这天下的乾坤,掌握那高高在上的权柄。若无这样的经历,看到的世界,岂非并不完整?”

“本王听闻,佛祖昔日也是一国之王子,同样是阅尽繁华,方才放下一切,于菩提树下悟道。”

“大师是有大智慧之人,应当明白其中的道理才是。”

封林晩闻言,知道八贤王的招揽与试探,其实是真假参半。

便一再拒绝。

只是答应,多来八王爷府上,与之喝酒聊天。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现在成了八贤王的幕僚,虽然算是打入了他的阵营,但是要想进入核心,没有好几年历经考验,只怕是不成了。

所以,封林晩最后还需要制造一个,让关系快速递进的契机。

八贤王目不斜视。

八贤王毫不动摇。

八贤王稳如泰山。

八贤王···吞了口口水。

眼神也有些飘。

人生在世,谁是完人?

酒色财气,总得犯一样。

如果真遇到那种,一样都不犯的,要不他就是在装哔,要不就是对方图谋更大,需当小心警惕。

八贤王表面毫不在乎。

但是根据封林晩收集到的情报,集合后进行合理的讯息推断,他应该十分好酒。

都说八贤王少年时,曾经因为父亲的死而变得酗酒。

之后性情大变,从此几乎滴酒不沾,若非官家赐宴,大多数场合,很少看到八贤王饮酒。

唯有封林晩清楚,八贤王的府上,每个月的粮食消耗,有些不那么太正常。

显得稍微多了一些。

封林晩曾学了醉阳峰的酿酒之法,酿造灵酒的手艺,或许还远远称不上高明。

但是对于许多凡人而言,他早已是酿酒大师。

这一葫芦的好酒,封林晩着重突出的就是一个字‘香’。

酒香味散发出去,不仅勾引的旁边八贤王的酒虫造反。

那些周围听曲的酒客们,更是馋嘴不已。

真正走进这个时代,就会发现。

并不是搞出点蒸馏后的高度酒,就能大杀四方。

自古传承的制酒技艺,一旦工序精致达到了一定程度,哪怕是低度酒,也同样令人爱不释手。反而因为度数低,可以敞怀大饮,更加符合此时宋人的追求。

那些蒸馏后的高度白酒,之所以会盛行,其背后都是有北方来的少数民族在推动。蒸馏后的高度白酒,成型于元朝,而盛行在清朝。

所以,封林晩酒葫芦的酒,无疑是最对此时宋人口味的那种。

香醇、顺口,并且足以在一定程度畅饮。

“小二!可有牛肉?”封林晩大口喝酒,任由那琥珀色的酒浆溅落,洒在自己的衣襟上,继续散发引人入胜的香味。周围那些羡慕的目光中,都带着肉疼和可惜。

古代牛马是重要劳动力,正常情况下万万不可宰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