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降薪

大城市的粮食供应问题不仅仅是粮食总量的问题,就如周朝所说,东京城的粮食基本是从全国各地运来的,有水路和陆路,运输的成本其实很高。

运输成本不仅仅是人力、无力成本,还有时间成本,时间一久,粮食在路上耽搁久,可能会出现意外,就算没有出现意外,没有立刻流通,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价值也会更低,这是最基础的商业逻辑。

如此这般,要发展大规模的城市,不仅仅是要移民建设城市,也不仅仅是要开荒种地,还要将最基础的交通设施给搞好。

一想到这里,赵桓突然问道:“官员的俸禄标准整改提案有没有做完?”

徐处仁和周朝微微一怔,怎么突然又从粮价、民夫的月禄到了官员的俸禄了?皇帝你脑子能不能再跳跃一点!

徐处仁连忙答道:“已经做了一份初案。”

“拿给朕瞧瞧。”

赵桓又命人去政事堂取政事堂草拟的大宋官员俸禄提案,赵桓飞快看了一眼,觉得非常不满意。

不仅仅没降多少,各种福利都还在,看来还真是需要让他这个皇帝亲自来推动这件事,现在朝廷欲大兴工事,各方面都要花钱,连他这个皇帝都要开始简约,钱一定不能如此这般砸在官员身上。

要降,必须降!

不然朕哪里来的钱修路?哪里来的钱供给前线?哪里来钱扩建城市?哪里来的钱造船?没有钱造船,用什么来保障海运的安全?

即便是银行发行了交子,钱也不能乱印,不然通货膨胀一起,民生还是要垮掉。

看见皇帝的眉头越来越紧,徐处仁觉得今天不再在这份提案上砍一半下去,是不会善罢甘休了。

果然,赵桓直接粗暴道:“不必再考虑太多,时间最重要,先一刀切,所有官员降一半,取消其他所有福利,丝绸、火炭这些全部取消,要用自己买,朝廷要用钱的地方多得是,大家先好好节约,等大宋富裕起来再说。”

赵桓一副老子就是奸商抠门老板的嘴脸,宰相们一时间还真拿他没办法,毕竟现在大家压力都很大,钱的确不能乱花,不然到时候完成不了任务,别说这点俸禄了,位置还保不保得住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