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干和刘晔在码头迎接,船未靠岸,就听到刘晔浑厚的歌声传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大伙热烈拥抱,分别三个多月,胖纸瘦了很多,劳模也黑了很多,换来的是新港焕然一新的面貌。
原先袁耀离开时,新港内的建筑,只有总部和工厂大致完工,其他地方都全是工地。如今到处是崭新的房屋,宽阔的道路,绿草如茵的花园……新港账本上的资金余额,也已经达到五亿多钱。
晚上宴会,蒋干和刘晔知道袁耀从寿春“飞”到合肥,两人不干了,非要亲眼目睹袁耀怎么飞起来不可。
袁耀道:“如今吹的是西北风,我要是在新港起飞,岂不飞到丹阳山中喂老虎去?”
众人大笑,二人只好作罢。
次日,蒋干和刘晔带领大家参观新港各处工厂,炼铁厂已经按照袁耀的图纸建好三座炼铁高炉。虽然目前只需一座高炉的产量就足够了,但是为了保险,另外两座作为试验和备用高炉。
炼铜厂能够日产一吨的炼铜炉和炼锌炉也都建好,并且刘晔依照袁耀注明的冶炼方法,用无烟煤试炼已经获得成功,新港已经累计生产近百吨铜、锌。
众人来到造纸厂和印刷厂,蒋干介绍说楮皮纸和印刷图书的生产,远远满足不了客户的要求。为了拿到货,很多商人愿意加价进货,这两件商品市场潜力巨大,明年应该扩大至少三倍规模。
“三倍也不够。”袁耀想了想,对众人说道,“新纸和印刷的需求非常巨大,光靠我们这一处生产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我看造纸术和印刷术我们不要垄断了,把技术全部公之于众,让天下人都可以造纸印书。”
蒋干道:“公子,这么做我们每年要损失数亿钱。”
“跟文化传播相比,这点损失算不了什么。这次在徐州,我与公瑾、子敬拜访了郑康成先生石屋,他家中著作满屋。我们不要说出版天下所有大儒的著作,光是刻板印刷郑公的图书,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样的传播速度太慢了。”
周瑜道:“我同意公子的意见。公开技术之后,天下到处都可办造纸厂和印刷厂,如此一来,大家出版著作就方便多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刘晔道:“我也同意。这段时间我每天在招人,但是想招到认字的工人太难了。工人不认字,只能口头传达指令,人少就无所谓,人一多就难管理。如果他们认字,规章制度一贴出来,就不用天天跟他们磨嘴皮,工作效率会提高很多。”
“是的,我们要创造新的世界,这个世界需要人人都识字。如果没有发达的造纸业和印刷业,根本不可能普及教育。”袁耀道,“我们的新世界,靠极少数士人来创造是不可能的。”
顾雍和陆尚见新港几位老板为了文化事业,愿意放弃每年数亿钱的利润,心中无比敬佩,顾雍道:“雍替天下士子多谢袁公子和诸位。若新纸技术和印刷技术普及开来,雍也正好可以整理出版恩师伯喈先生(蔡邕)的著作,不然,只怕过不了多久,这些著作都要散佚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