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回到寿春,果然发现袁术正在紧锣密鼓准备称帝。
历史上,袁术比这个时空里要穷得多,只有数百美女作为后宫,他都一定要称帝。此时袁术比历史上的袁术要富裕得多,后宫美女已近三千人,想让袁术不称帝,确实很难。
就像诸葛亮劝刘备称帝时说的那样:大家跟你打天下,就是为了建立功业,你如果不称帝,大家都没法升官,人心就会离散。
确实也是如此。如果袁术不称帝,他手下的众多官员,就不能继续晋升,因为不可能有人超过他的职位。因此,那些想要成为开国元勋的部属、门客,不断对他劝进,这些人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力,把袁术一步步推向皇帝的宝座。
袁耀谏止袁术,但不敢说他不该称帝,如此只会刺激袁术让他称帝野心更坚定。
袁耀只说如今称帝时机尚未成熟,天下士子大多仍然忠于汉室,不如暂缓几年,先上表晋位淮南王,数年后,收拢到更多人心之后,再称帝不迟。
袁耀希望通过拖延时间,数年之后,自己的威望和力量将会远远超过袁术,到时候只怕自己不支持,袁术想要称帝也无人支持他。
然而袁术已经迫不及待,除了父子又吵一架之外,谏止毫无结果。
既然不能阻止袁术称帝,那就由他去吧。如果他称帝之后引发战乱,到时再想对策。袁耀担心被袁术困在寿春,在寿春待了几天便匆匆忙忙返回熊猫城。
寓居寿春的大量名士学者,大部分人不支持袁术称帝,为了避免支持袁术的嫌疑,也纷纷离开寿春,转移到熊猫城去做学问。这些学者包括郑玄、张昭等学界泰斗、名士,还有历史上避乱辽东的邴原、管宁、王烈、国渊等著名学者,都从寿春迁往熊猫城。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见到天下安定,返回家乡生活。只不过,在家乡没有读书馆,没有这么多学者一起探讨学问,所以有的人回到家乡之后,不久又带上家属来到熊猫城。
建安元年五月,袁术在寿春称帝,国号“淮”,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置公卿百官,郊祀天地,举行了登基大典,比历史上称帝时间提前了九个月。
历史上,袁术尽管称帝,但是依然承认刘氏为天下第一姓,自称“仲氏”。仲氏,就是天下第二姓的意思,也就是自称天下第二皇帝,这个皇帝当得有点不够自信。
但是此时,袁术的心态与历史上完全不一样了。如今的袁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都远远高于历史上的自己,也远远高于周边各诸侯。袁术已经不需要承认刘氏为天下第一姓了,他想直接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