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洛阳风情(上)

青帝 荆柯守 1766 字 9个月前

一行人并没有走远,只在城郊皇家西苑游赏,回程并没有用舆,乘着的最近流行的牛拉纳凉敞篷车经过市井,一行人都适于山野的便服,寻常贵夫人出游的规格,只是附近家丁有些不寻常,都是道兵。

车过桥就进了城区,此时天已黑下来,这里人来人往,灯火通明,让人目不暇接。

敞帘车上,街市灯火静静照进来,映着两个丽人,一个看起来二十五六,一个看起来十六七岁,端丽而华贵,眼神深邃灵韵,不似她们这个年纪所有,让人又捉摸不清年龄。

“城里人口增了一半,拥挤了些,人气越来越热闹了。”年轻丽人说着。

“都赖陛下治国行政有道。”何太后扫了一眼,笑的说,无论她怎装不在意,但见这座都城欣欣向荣,而自己有份参与,还是很欢喜。

而且这时有种莫名放松,她压下心中难言情绪,只笑说:“还是皇帝在时安稳,现在朝野平复,哀家不用和前半年一样,整日提心吊胆。”

小糜皇后细细看了她一眼,也笑起来,笑了片刻,又说着:“叔父身体欠安,皇帝有意封叔父为敬侯,太后觉得怎么样?”

刘子敬是刘备的叔父,《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说的就是此人,在此历史,早早投身刘备,活的也相对长。

“这是皇帝的旨意,我怎能妄论?”何太后说着,见小糜皇后神色,又笑着:“依光武旧例,应封王才是。”

“太后,光武当年,赵孝王有二大功,一曰养育,二曰赴难,尚有反复,先至赵王,复降赵公。”

“叔父虽有救济,并无养育大功,也无赴难,与国家社稷事功不显,与其反复,不如封侯世袭,更显体面。”

刘良在西汉汉平帝时期被郡县推举为孝廉,曾担任过萧县的县令,公元3年,刘良的兄长刘钦去世,他儿子刘縯、刘仲、刘秀年龄都很小不能自立,刘良承担起抚养他们的责任,把他们照顾得很好。

养育之恩,几同父母,这是可以公开拿起来,在朝堂说的泼天大功。

而王莽末年,爆发了绿林大起义,天下大乱,刘縯、刘秀兄弟扯旗起兵,刘良不得不加入,半途,妻子和两个儿子被杀,这就是小糜皇后说的赴难。

不过就算这样,刘良先封王爵,后减至赵公,在死后才算恢复王爵,谥号赵孝王。

何太后听了,觉得有理,又说着:“皇帝封其祖其父为王,显是同理了。”

“并非皇帝,何以封帝?”小糜皇后笑着:“不恭谨,不隆重,封王已经是极限了。”

何太后听得极专注,见她说完,便笑:“你倒明白他的心思,帝后和谐,真让人羡杀。”

夜色·皇宫

天街入宫门,每隔十米,一个带刀亲兵,钉子一样站着岗位。

南军是西汉设置在长安城内的禁卫军,属卫尉统领,驻扎在宫城下,负责守卫宫禁。

现在南军正式分成侍卫亲军、羽林军、虎贲卫。

侍卫亲军一千人,负责皇帝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