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德六年冬十月己卯日(十四日)。
义纵统帅的汉军主力,开始从宜梁启程,前往鸿鹄塞,与程不识所部汇合。
在宜梁,义纵和他统帅的汉军主力,停留了足足六七天。
在这六七天的时间里,义纵和他的军队,就做了一件事情:收降纳俘。
这个事情,说难也不难。
汉军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去动手。
那些被抛弃的匈奴部族以及宜梁附近的部族,都会自动自觉的拖家带口,跪到汉军的营垒前,请求伟大的天朝王师接受他们的臣服。
但说简单,也不简单。
甚至可以说非常麻烦。
前来归降的部族数量众多。
总数甚至接近了十万左右!
如此庞大的臣服部落群,还带来了更多的牲畜。
而且,因为河间地是匈奴人用来安置其待产妇女和婴儿的所在。
所以,妇孺的数量,占了大半。
绝大部分的小孩子,年纪都在四岁以下。
他们稚嫩,他们脆弱,他们亟需保护。
作为胜利者,汉军无法不顾及这些妇孺。
要知道,哪怕是匈奴人,也不会在战胜后肆意杀戮和虐待妇孺。
何况是自诩文明的汉军?
更何况,汉军也需要拉拢人心,收复民心。
游牧部族的民心也是民心。
作为王师,即使不能让夷狄‘箪食壶浆’,再怎么样,也不能将投奔和投诚者弃之不顾吧?
好在,河阴之战结束后,郅都所部的主力,虽然撤退到了长城之内修整。
但,却将忠勇军留了下来。
正是有了这支故匈奴人组成的汉军别部,让义纵的压力减轻了许多。
在忠勇军的帮助下,汉军在宜梁建立起了一个巨大的安置地。
将投诚归降的妇孺、部族、牲畜都安置在哪里。
即使如此,也足足花费了义纵所部七天的时间。
不过,这些努力和付出,是值得的。
作为汉家的顶级贵族和将军,义纵不仅仅要从军事上考虑问题,还要从政治上考虑战争。
“临行前,陛辞之日,陛下曾经嘱托于我:夫战,攻心为上……”义纵骑在马上回想着过去数日的经历,不禁有所感叹:“如今看来,真乃圣言!”
虽然在宜梁,汉军花了足足七天时间来收拢归降的匈奴部众,为他们建设御寒的营寨,统一安置孕妇,建立专属于儿童的保育帐。
看上去,严重拖慢了汉军的战略。
但实则不然,汉军用七天时间,加上忠勇军的配合和努力,将那十余万归降的匈奴人的心彻底收复了。
现在,他们已经不是匈奴人了。
他们是汉家治下的牧民!
这一点,义纵是很清楚的。
不仅仅是因为义纵用了仁政,更因为,汉军在这些归降者面前展示了王道足足两千胸甲骑兵,披甲前行,声威之盛,让这些降人,纷纷跪在了地上,额头触地,连抬头正眼面对都不敢。
霸王道兼施之下,这些降人,已经成为了汉家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