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七节 汉。归义单于!

在回长安的路上,刘彻接到了来自长城的急报:匈奴使者持国书入觐!

而这一次的匈奴使者,也换了一个人。

不再是刘彻和汉室的老朋友且渠且雕难。

而是一个陌生的人。

“呼衍哲哥?”刘彻笑了一声:“呼衍氏的某位贵族吗?”

“传诏给雁门,准许匈奴使者入境!”刘彻将这个奏报放下来,吩咐道。

对于汉匈两国而言,漫长的数十年战争,早已经形成了,即使前方打的热火朝天,但使者往来,从不间断的传统。

这也是汉匈这样的势均力敌的对手,自然而然,一定会形成的默契。

没有这个默契,战争规模就很容易扩大化。

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但,当历史走到今天,其实,刘彻完全可以打破这个传统,理都不理匈奴人,甚至都不需要去听匈奴人到底想要跟他说什么。

反正,汉匈现在已经撕破脸了。

和平,根本是不可能降临。

因为,刘彻要灭亡匈奴,或者使之臣服,从而让汉军可以长驱直入,入主中亚和西亚。

而匈奴则要维持它的霸主地位和生存,必定不可能在被汉室这样反复打脸后,就跪下来认输。

对匈奴来说,即使经历了马邑和高阙之败,它的尊严和骄傲,被汉军彻底践踏到泥浆里。

但,在实际上来说,匈奴损失的也只是幕南的一部分力量。

对于这个庞大帝国而言,远未到重创的地步,更谈不上灭亡。

汉军所夺取的高阙之地,相较于匈奴帝国的庞大身躯和肢体来说,仅仅只是皮毛而已。

最多最多,算是一拳把匈奴人的鼻子打塌,眼睛打肿,让它没脸见人而已。

所以,高阙之战,其实只是汉匈的第一个回合对攻的末节。

对汉室而言,更残酷更漫长和更艰苦的征途,还在未来等候着。

无论是从阴山向西,夺取河西走廊,占据西域,断匈奴右臂,还是撅师万里,将匈奴赶到幕北的寒苦之地,都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

所以,听听匈奴人怎么说,维持表面上的面子,也不算错。

所以,在第二天,在匈奴使者还在长城外徘徊的时候,刘彻特意在未央宫的宣室殿前殿,摆下筵席,招待投诚的匈奴右贤王且之。

这也是刘彻第一次见到这位匈奴的右贤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