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2号坦克的侧向机枪也可以为其它坦克提供掩护。
后方焊开一个小门的想法也很实用,这使苏军能够很方便的朝坦克送去补给并提供增援。
甚至工兵们还将坦克与战壕相连,形成了一道统一的防线。
相比起改装,拖动就简单多了。
将钢索固定在坦克残骸上,另一端固定在山脚下几辆汽车上,然后一声令下,缓缓开动的汽车就拖着坦克沿着斜面往下滑行。
只要角度、速度掌握好,要不就多来几次并适时调整拖曳方向,就能将坦克残骸以想要的姿态“摆”在合适的位置。
一切进行得还算顺利。
之所以说“还算”,是因为这其中有辆坦克因为拖曳的速度过快以及地形的原因,导致它在斜面上翻了几个滚然后四脚天的躺着……这就让人头痛了,因为它已经翻过了应该在的位置,想把它往下拖容易,往上拖就难了。
最后一讨论,觉得为一个坦克残骸花太多时间和精力不值得,同时为了不让它被德军利用,于是就在它旁边挖了个坑将它拖进去埋了大半,还留在外的一部份就当然一个掩体了。
巴维尔科夫上校走到舒尔卡身边递上了一根烟,然后一边看着渐渐成形的工事一边说道:“加上这些坦克残骸,正面基本就可以放心了。但我又想到另一个问题,舒尔卡同志……”
“你担心敌人会像我们一样从侧翼进攻?”舒尔卡反问。
巴维尔科夫不由哈哈笑了起来:“什么都逃不过你的眼睛!”
说着,巴维尔科夫上校就为舒尔卡点燃了烟,问:“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侧翼绕到敌人后方,为什么德国人就不能这么做?我是说,如果他们发现从正面很难突破的话……”
舒尔卡吐了一口烟雾,然后就摊开了一张地图,借着晨曦的微光指着地图回答道:“问题在于侧翼在我们手里,‘红色十月’新村,以及市区!而且我们还在这些区域布有炮兵!”
“我知道这个!”巴维尔科夫说:“他们可以为马马耶夫岗的侧翼提供火力掩护,但在白天他们却很难发挥作用,因为会遭到敌人空中力量的轰炸!”
“我们只需要解决夜晚的问题!”舒尔卡回答:“如果是白天……那就上去跟他们拼刺刀吧!”
巴维尔科夫上校想了想,就点头说道:“说得对,上尉!这正是我们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