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的进攻初时还算顺利。
这可以说是环境的原因也可以说是学员部队有意为之。
环境方面,一开始作战时德军身处较开阔地带,察里察河畔房屋建筑较少,即便有几幢建筑也因为之前的作战被炮兵炸毁。
在这时,如果德军想要进攻某幢建筑的话,就可以在开阔地上从几个方向进攻或是火力压制。
说是学员部队有意为之,当然也是因为考虑到环境因素不利于防守,于是有意让开一个口子让敌人进入建筑群。
一旦德军进入建筑群就不一样了。
平时生活中进入建筑群或许感觉不到什么,但在战斗时,建筑群就会像是一个迷宫,尽管有时只是一条很简单的街道。
原因在于每幢建筑甚至是废墟都可以被改造成一个火力点或是狙击点,于是各个方向每个地方都有可能藏着敌人。
瓦西里就充分掌握了这一点,并且实施分散打击。
德军其实很希望敌人能固守某一点,比如依托某幢建筑,并在建筑两侧挖掘野战工事或是摆上沙袋整出一条明显的防线进行防御。
事实上这也是nkvd第十师一直以来做的。
他们在察里察河河岸一带的防线就是这样,除此之外2号火车站内也有几道类似的防线。
很明显的是,这样的防线对德军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德军拥有空、坦、炮方面的优势,发现敌人防线后,他们马上就与炮兵和空军联系,接着用炮兵和空军将其摧毁,接着再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发起进攻,不需要多久,他们就能以很小的代价拿下防线并造成大量苏军的伤亡。
瓦西里却不是这样打的,或者也可以说是舒尔卡的战略。
狙击手和迫击炮手们没有一道明确的防线,看起来杂乱无章这里一个那里一个,但整体又是有序的。
“我们重要的是清楚敌人的位置!”舒尔卡在和瓦西里讨论战术时说:“然后以敌人为圆心,三百米为半径,大概就是我们的活动范围!”
“而且要随着敌人的活动而变化!”
“是的!”舒尔卡点头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