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让后头几个坦克师全都渡河并集结完毕,只怕非得几天几夜不可,而且其中还会有许多坦克陷在泥潭里发生故障被抛弃等问题。
但夺取普洛多维托耶并修好了铁路……所有坦克就只需在普洛多维托耶集结,一到普洛多维托耶就像开挂似的直接用火车成批运往前线并投入战斗。
这也是德军发动进攻时总喜欢沿着铁路线进攻的主要原因,它可以用更少的燃油、更少的资源却实现更多的装备和兵力投入。
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中国的铁路线基本是南北走向的,日军开战时企图利用这些铁路由北往南进攻……如果这样的话,估计一个月就可以将中国由北自南分割成两半,于是就用“一月亡华”这个说法。
幸运的是国军在这时候发动了“淞沪会战”,硬生生的将日军主力调到了上海,整个改变了日军的进攻方向,为国军将中国沿海工业搬迁至西部争取了时间。
地面部队的进攻就像之前舒尔卡与赫鲁晓夫商量好的一样,是在空地紧密协同的状态下进行的。
此时甚至还是以空军为主。
原因就不用说了……空军才是重中之重,尤其苏军还要在白天行军。
如果空军被敌人击溃了,那么苏军有多少坦克那都是等着挨炸的份。
只有空军取了胜利,或者说是局部胜利,苏军的坦克部队才有可能安全前进,才有与敌人的一拼之力。
这也是德军“闪电战”的核心……德军“闪电战”之所以能“闪”得起来,根本原因不是坦克有多厉害,事实上德军的坦克一度十分落后,“闪电战”时很多时候都是依靠“一号”、“二号”坦克。
重点是拥有制空权,然后利用制空权摧毁敌人坦克,而德军的坦克快速突进对付敌人步兵……于是摧枯拉朽战无不胜。
到了后期,美、英军对苏军形成空中优势后,德军的“闪电战”就怎么都“闪”不起来了。
于是,集团军司令部出发前就与空军指挥部取得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