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帆是口若悬河,而另外一边的李立强和张淑却是听得目瞪口呆,不是因为儿子所讲的经营模式有多么的新奇,而是因为他这样天马行空似地思维,实在是让他们感觉自己有点跟不上。
其实这也是李逸帆在说起收购酒厂时候的突然想起来的一个想法,其实在收购酒厂最开始的时候,他的主要想法,还是想让自己家祖传的药酒秘方,能够发扬光大。
能够可以成为市面上可以和力量酒同样知名的药酒品牌。
可是想着想着,他就想起了上辈子的时候,那个在上辈子收购了滨城酒厂,后来成为了滨城一代巨富的罗府城的发家经历。
早些年的时候这罗府城就是滨城酒厂的员工,可是在滨城酒厂濒临倒闭的时候,他就下海去南方打工去了,后来在南方闯荡了一圈,积攒了不少人脉关系和资金之后,他回到了滨城。
当时滨城酒厂已经破产一年多了,市政府几次想把这个酒厂甩卖出去,可是一直无人接手,这时候罗府城就接手了这个酒厂。
刚开始的时候,也就是酿造一些低端的散装白酒,改头换面之后在滨城买的倒也不错。
那时候正好赶上国内的两制品企业迅速崛起,在全国都兴起了一阵养牛热潮,正好罗府城的酒厂出产酒糟,他就琢磨着自己这不是近水楼台吗,于是就也开始跟着养起了奶牛,后来这生意越做越好,而火锅这种餐饮模式又在滨城迅速崛起,导致滨城的牛肉市场一度火爆。
然后他有养起了肉牛,最后干脆就直接自己开起了名为府城肥牛的火锅店,这一开就不可收拾,因为他自己有牧场可以养殖肉牛,所以他的火锅店的牛肉就比别的火锅店便宜,这就迅速形成了市场优势,他这火锅店越开越是火爆,光是在滨城就连续开了七八家。
最后还把这连锁火锅开进了省城,甚至一度遍及北部三省。
而在几年之后,当国内的几制品企业纷纷爆出奶制品添加剂的丑闻的时候,罗府城干脆就直接另起炉灶,不再像两大制品巨头供奶,开启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府城乳制品,并且靠着质量可靠的名头,一举就占据了北省省内乳制品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和那两制品巨头还谈不上什么竞争力,但是在北省内部,他这个品牌却得到了省内消费者的认可,每天在各大城市的各大超市都能买到脱销。
而他罗府城本人,也正是靠着这条意外走出来的路子,一步步的成为了国内数的着的亿万富豪,省级的劳动英模,和国家级的人大代表。
有着这样一条现成的路子可以借鉴,如果再去摸着石头过河,那在李逸帆看来简直就是傻瓜才会去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