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官员,大多数考虑的都是如何能够迅速的提升他们的政治地位,能够给上面的领导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他们的眼睛里,一般都是只有gdp,所以什么赚钱,搞什么,根本就不考虑什么费效比,什么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可用资源的东西。
所以很快小兴安岭一代的树木,被砍伐的几乎都差不多了,北省的几个大型煤矿和铁矿,很快就被采空了,甚至连共和国最大的油田,也在不计规划的乱采之下,濒临匮乏的危险。
至于原来所谓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棒打糜子瓢舀鱼,所谓的冬天的白山黑水,和夏天的青山绿水,更是早就不见了踪迹,留下的就只是一地的狼藉。
甚至李逸帆还听说过一句官话,在津门混得好就进京城,在津门混不好就去东北,这就很恰当的形容了,北方几省在国内官场上的尴尬地位。
从经济和资源的角度来讲,这三省对国家很重要,但是从政治的角度而言,这里不过是几大派系官员,实现自己政治手腕的试验场而已。
而在国内的政治版图上,别说是上面的九大长老了,就算是低一层的二十五位国务院委员里,又有几个是纯正的北省人?
那些重要的位置,几乎全部都垄断在京城,浦海,和粤东几大省市地区出来的人物的手里。
从九大长老的进入准则里就可以看出,国家对这三大地区的重视,在换届的时候,但凡是出身京城,浦海,粤东一把手的人,必将在下一届进入到九大长老之中。
而其他地方的人,那就要看你的运气和关系背景了。
现在北方三省的经济,虽然每年报上去的数据煞是好看,但是现实当中,整个三省的局面糜烂成什么样,杨玉河和夏青禾这样有亲身体验的人是在清楚不过的了。
北省稍微还好一点,虽然上面的一把手齐满天有些好大喜功的嫌疑,而且和杨玉河他们的执政理念也不对路,但是你却不能否认了人家的能力,这几年正是在他的领导下,北省正在逐步走出,当年国家一刀切,自废武功时候的阵痛。
但是另外的两个省,现在的情况,可就不那么秒了,国家高层的政治冷漠,让当地的官员都抱团在一起,因为向上看不到希望,所以大家都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捞钱上面,反正国家允许咱们买掉那些国营企业,所以大家当然谁也不会手软,不但企业可以买,甚至很多资源,一样可以买。。。
所以那两个省虽然平时在国内是不声不响,可是官场上的情况,却绝对可以用混乱不堪来形容。
这次和李逸帆的会面,李逸帆旗帜鲜明的喊出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口号,也喊出的打造华国的鲁尔区的口号。
如果他杨玉河在位期间,能够真的将这个口号贯彻和执行下去,哪怕并没有真的在他的任期之内,把这些搞成,哪怕只是给这个口号实打实的打下了一个基础,那么今后他在共和国的政治地位,都是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