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一步到位

反转人生 落寞的蚂蚁 1644 字 9个月前

杨玉河和夏青禾也一样,他们眼前的李逸帆,家庭背景本就有些神秘,有海外关系背景,可是他们在发家之后,不但没想过换身份,转移资产到国外,反而还琢磨着如何在国内高慈善,琢磨怎么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的富豪,他们如何能不喜欢,这样的公司他们怎么能不支持?

更何况李逸帆的这套人才培养的理论,可是相当的对杨玉河的胃口的啊!

以前没有当上北省主管的时候,他也不太了解,可是等自己做到这个位置上之后,他才知道现在北省面对的人才流失的问题有多么严重。

以前北省是个工业大省,尤其是在上世纪的时候,直到改制之前,这里是国内的重工业中心,有着无数的工业企业和各种技术工人。

什么八级钳工,焊工,那都是小菜一碟,随随便便到那个工厂,都能给你揪出十几个来。

可是后来企业改制,可把这些人也给改没了,很多有能力的工人,都到南方的私企打工去了。

而改制后的国企,更是没了以前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就造成了后继的高质量的产业工人数量骤减。

前段时间,他到京城拜访了一圈,拉来了两个大型的石化类型的项目,落户到省城和滨城。

可是后来在项目建设的时候,就遇到的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就比如一种输油管路的建设,其中的某些特别复杂的回路管道,就不能用机械来加工,只能靠那些技术工人用手来加工。

可是找遍了北省一圈,居然找不出几个合格的焊工和钳工,人家把这件事当成笑话似的和他说了一遍,可是却让他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隐忧。

前段时间他去京城,和目前的国家中枢进行过接触,得到了对方的一些许诺,比如未来几年,国家将会加大投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等。

这些可都是重大利好消息,虽然他也知道,这口号看是漂亮,其实就是把京城和周边地区的一些落后产能和企业,搬迁到北省。

可是即便如此,你这里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工人给人家支撑,人家为什么还要把项目搬迁到你这里来?

而且技术工人短缺这种问题,已经不光是在普通的工业企业里出现了,甚至连北省的一些重要的国家级的企业里,尤其是涉及到军工产业方面,这样的人才就是奇缺。

省城可有着不少的国家级的军工企业,比如某某飞机设计公司,还有某某发动机厂,这样的企业,可是总装那边的心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