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

首辅的童养媳 堰桥 1963 字 7个月前

进京城这些天朱蕤早出晚归,跟丸子这个小人儿几乎碰不上面。丸子天天问:“舅舅去哪儿了?”

秀巧知道每日他回来地极晚。秀巧心里明白自己老住在朱蕤家里总不是事儿。两人瓜田李下的,若说没有个情义还好,她自然是感觉得出朱蕤对她还是放在心里,可自己与他是有缘无分了。

到时候有个什么也说不准,倒是不如她早早地找了地方,搬了出去地好。是以一早上她就让陆青带着走京城的街市。

京城以皇城为中心,按照四城门划分,城东是世家豪门聚集之所,城北这些年的新贵起来不少。而城南因为有运河码头,遍布了仓库,所以那里大多是讨生活的是车夫脚力。而城西则是平民百姓为多。

听着陆青的说法,秀巧第一个想到的是去城南和城北。

“姑奶奶为什么要去城南?城南那里可是乱得很。”

“城东和城西都是本乡本土人,即便那些豪门以前不是本地人,但是多多少少在这里都已经居住了几代了。所以他们的口味大多都是本地的口味了。若是我要开饭馆开在这两个地方,可以做一些南方的菜,但是里面必须要有一半以上的本地风味的菜。如我这种刚刚来京里的,想要做的比京里的厨子还要好吃地道的京城菜,基本不可能。”秀巧跟陆青说道,陆青没想到她还想到了这些,只听她继续说。

“城南不同,城南是运河码头所达之处,从运河上过来的大多是南方来的。而且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如果上岸能够吃到一口南方菜,也能慰藉一下刚刚离开故土的胃。而城北那里有大的学府,所以科举考上了住那里,为了沾状元喜气,大比之年借住那里的举子也多。他们的口味南东南西北的都有,但是你也知道每年六成的进士都出自江浙,所以那里咱们南方的菜,是思乡之情。”

陆青显然没有想到秀巧还没出去看,已经琢磨出了这些道理来,他愣了愣之后道:“那咱们就先去码头,再摸一摸城南。”

叫管家安排了车子,陆青带着秀巧母子去了码头,才撩开帘子要走出来,陆青就说道:“姑奶奶,当心脚下水塘!”

马车停在码头边上,前面是繁忙的运河码头,停着接连望不到头的货船,在初冬的季节,一个个打着赤膊,肤色被太阳晒地红黑的苦力,背上背着一个一个麻袋,将货物卸在板车上,岸上的车夫将装满货物的板车拖拉着往仓库里走。

这是货运码头了,秀巧又跟着陆青去客运码头看,码头上停满了等待拉客的马车,还有一个个的小商贩,背着木板箱在那里叫卖:“糖粥!白糖糕!”

这糖粥和白糖糕显然不是京城的吃食,确实如她所言是南方的口味,往里一些果然有一排排的铺子,铺子卖的自然有京城的吃食,也有其他地方的东西,秀巧试了两家,口味都是差强人意,而且价格至少比之在武进的时候贵了不少。

难道京城物价如此贵了?陆青笑着对秀巧说道:“姑奶奶,码头上生意好,不愁卖不出去,所以一直价格贵而且难吃。”

秀巧站在路口看了一会儿对着陆青道:“还有一个道理,这里回头客甚少,做的就是往来旅人的生意。走吧,去城南看一眼,我们先去西南角看。”

“奶奶为何要看西南角。”

“西城住的是平民,东西来了之后,实惠的东西大多往西南去,那里客流必然大,而且街市繁忙。相比城东南,因为城东是豪门之地,相对的要安静些,有店铺,但是店铺必然都是雅致贵气的。我们刚开始小本经营,肯定靠人多的地方去卖吃食,而且卖的品种不宜多,这样浪费才少,毕竟吃食这个东西,过了一日就不新鲜了,所以西南先看看。”

人还没去,已经对那里猜了个大概,陆青呵呵笑道:“奶奶说的一点都没错,西南角上食肆林立,商铺遍地,是京城里最为繁华的一块地方了。”

待到去西南角,果然如此,那里还有教坊,戏院,一路上看地小娃娃目不暇接。不过真的往城西里面走了,就可以看到渐渐冷清了起来。饭馆也多是京城风味的馆子,和秀巧预料地几乎一样。

秀巧挑了几家开在热闹街市的饭馆,她对陆青说:“陆青啊,能不能让家里来两个人,到这几家饭馆,数一数这家饭馆每日进出的人数,看一看他们的招牌菜是什么?咱们两人一家一家吃也吃不过来不是?你看这样,每个人拿一罐子黄豆在手里。拿一个空罐子过来,进来一个扔一颗豆子进去,从早上巳时到晚上戌时,一共有多少人进出,看上十来天。再吃一吃,我再摸一摸京城的菜价,大致就明白,这里最好销的菜是什么,靠着这些菜一年的赚头是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