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卖蚬子的朋友

就这样,从上回两人从家里走开始,到现在回来,持续了二十八天时间,不过终于把资料弄回来了。

没多久,就见一台板车装着满满的纸包,进了院子,旁边的十来个老师,每人也扛着一个纸包回来。

“呵,天大,你这也是大场面啊”。

“出去走一趟,总不能空手回来不是?曾校长,一共六十包,你们清点好了,这是账单”。

黄天大把一张表格递给了曾校长。

“好,天大,谢谢你。,明天就给你报销,今晚上请你吃饭,给你接风”。

“不用了,很长时间没回家,我要回家去看看。林驹,咱们一块儿回家”。

“好,就一块儿回家”。

资料交给学校,两人也就不管了,于是就骑上自行车回家。

走到三道河街里,就见一群人,正围着一台手扶拖拉机。

从那里离开的人,端着盆,盆里都是黄蚬子。

“天大,你的命真好,正好有卖黄蚬子的,我去买点儿,晚上喝酒”。

“驹子,这玩意儿怎么吃”?

黄天大还没吃过蚬子。

这里距离同港虽然不是太远,但是以前一直是集体经济,那里的海产品捕捞上来之后,都是直接交给水产公司,统一供应市里。农村地区享受不到这个供应,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蚬子怎么吃,甚至不认识蚬子是什么东西。

“我知道怎么吃,回去你就知道了,到时候你就吃吧,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林驹算计了一下家里的人,心里有了数,就凑上去。

“给我来一百斤”。

蚬子一斤卖一毛五,一百斤就是十五块钱,一下子花十五块钱买蚬子,一下子就引起了旁边人的注意。

等到人们看清是林驹的时候,就不奇怪了。

这不是林驹吗?最能花钱的那个,于是纠纷让开。

“你要多少”?

买蚬子的人声音也有些兴奋。

他卖了这么长时间蚬子,还从来没有一个人一下子买一百斤的。

抬起头来,看见林驹的时候,两人不禁同时喊了出来。

“林驹”。

“韩奎”。

卖蚬子的人,正是林驹去年冬天到同港大炮台去买大米和鱼的时候,见到的朋友,小炮台的韩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