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驹回到三道河,跟曾校长和钱主任说了丛丽的事儿和郭组长女儿来念书的事儿。
其实也就是跟他们打个招呼,统一口径,等郭组长他们来的时候,尽量别说错话。
现在想到三道河来读书的学生,确实很多,很多人都被挡了回去。
不过,学校给自己的员工一个政策,就是每个人有两个入学名额。
这两个名额,其实就是给自己的员工送人情的。
林驹、林驰、黄天大都属于学校员工,三个人有六个名额。
罗雅、罗浩、卢娜,加上郭组长女儿,现在用了四个名额,还有两个名额可用。
其实,即使名额用满了,林驹想要送谁进来,曾校长和钱主任也不会拒绝他。
三道河中学能有今天的地位,林驹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儿谁都承认。
第二天,郭组长两人来外调。
“外调”,是这个时代经常使用的一个手段,就是调查相关对象在外地的表现和背景。
找了曾校长、钱主任和林驰谈话,做了记录。也就是走个形式,然后郭组长的注意力就用在询问学校的情况上。
第二天,郭组长的女儿就来到三道河中学上学,是她母亲送她来的。
令人感到有些好笑的是,郭组长原来的调查对象丛丽,也跟他老婆和女儿一起来了。
那边安排入学的事儿,丛丽就来到了技术学校。
“林校长,我来报道了”。
“好,丛老师,欢迎你到技术学校来”。
林驹跟丛丽握握手。
“林驹,人事科在那里,这是借调令”。
人事科?是啊,人事科在哪里呢?
“我这里就是人事科”。
你这傻娘儿们,以为我这里是大公司啊,是国企啊,这个科,那个部的,那不是大公司病吗?
我这里的人讲究精干,不养闲人。
“你不是校长吗,怎么还能当科长”?
“我连校长都不是”。
“林驹,我怎么觉得上当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