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欢聚一堂

“爸,河那边儿的大棚都是谁的”?

二道河的对岸,原来都是一片平地,现在也有了不少大棚,足有二十来座。

大棚边上,还有一辆卡车,旁边有一些人,估计是正在卖菜的。

“那是白家村的,都是他们三队的,今年新盖的,全是豆角,就按照你当初说的,一村一品来的。那台车就是你歪脖叔家的”。

“三叔都买上车了”?

“从铜羊铁矿买的,七成新,花了一万五,他家老大现在就倒腾菜,一年也不少挣”。

没一会儿,林嘉胜过来了。

“老四,你们跑得挺快啊,这么早就到家了”。

“我跟天大轮着开,一宿没停,一口气儿杀回来的。走,牛圈沟看看去”。

“走吧,那里挺好的,我回来就去看了,赵平在那里,弄得不错”。

几人往牛圈沟走的时候,在山脚下一片地里,有一片山楂树。

“爸,这片山楂是谁的”?

“还能是谁,老鹞子的呗”。

“去年价钱好的时候没卖?还是想自己养着”?

“自己养什么?去年行情好的时候,劝他卖了。他说死不卖。,非要等着涨价。今年白给人家,都没人要了”。

“他现在有什么打算”?

“还能有什么打算?想卖没人要,砍了吧又舍不得”。

“告诉他砍了吧,不可能再涨价了。砍了还能种地,要不连地都废了”。

“行,我哪天再跟他说说。听不听就在于他自己了。唉,这个老鹞子,我去年就劝他盖个大棚,他说大棚这么多,菜卖给谁去?别人的菜都能卖出去,他种菜就卖不出去”?

无论何时何地,总是有些不合拍儿的人,

他们常常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机关算尽,不想承担任何风险。

一旦干上了某件事儿,又想着利润最大化,连最后一个铜钱都不放过。

他们看似聪明,实际上经常聪明反被聪明误。

老鹞子就是这种人。

见一帮人过来,赵平从屋里迎了出来。

“老四,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刚回来,我来看看牛”。

“天大也回来啦”?

“回来过年,跟驹子一块儿回来的”。

“这牛不错,谁看了都说好”。

十头西门塔尔牛,跟在小黑山农场的时候,已经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