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一旦窦武叛乱,传朕圣旨,软禁窦太后,关闭宫门,请诸位将军前来镇压挟持了朕的叛贼!”
随着太后与窦大将军之间的夺权愈演愈烈,窦家全族都受到了封赏,他们各自拉人战队,整个窦家在他们手中分成了两半。
失控的感觉令窦武忍无可忍:“究竟是谁,唆使帝王不再听话,又是谁,唆使太后干涉朝政!”
窦武气急败坏,而一直在他身边的陈蕃,恭敬拜道:“内宫之中,派系林立,最能够影响到太后与陛下的,只有他们的身边人。”
陛下没有妃子,太后没有子嗣,身边之人除了那些曾经专权弄国的太监还能有谁?!
窦武暴怒愤恨,下令:“宦官乱政,乃国之大患,我们必须立刻肃清朝廷!”
陈蕃身负党锢期间同僚们的血海深仇,只需登高一呼,当年那一场血雨腥风中熬过来的幸存者们就会纷纷聚集而来,做他们手中的刀剑。
他们在陈蕃的率领下,以复仇的血目盯准了那些曾经污蔑杀害海内名士的宦官们。
陈蕃劝说道:“太后被蒙蔽了双眼,她袒护当年的五侯太监,这是在助纣为虐,还请窦大将军莫要顾忌着太后,将五侯全部诛杀。”
窦武深表赞同,严厉说道:“王甫、曹节等陛下身边的当红宦官已经忘记了究竟是谁给他们带来的荣华富贵,教唆帝王在前,勾结宦官成立党羽在后,应当一同格杀勿论!”
小皇帝刘宏的微弱反抗,令窦武心中郁气更盛,觉得他不如当初那样听话了。就连曹节,也不再谦卑恭顺,撕破了伪装的嘴脸,露出了宦官的丑恶面目。
窦武将洛阳城防都捏在了自己手中,派遣自己的亲信占据最重要的将领位置,将包括宫内禁军、洛阳守军在内的大部分守卫军捏在了自己手中。
陈蕃有了窦武支持,开始几次三番地抓捕“犯事”的宦官,先从后台不足的宦官抓起,如同温水煮青蛙,将以曹节为首的大宦官团团包围。
这一天注定是后宫大变故的一日,刘宏去上朝了,曹瞒则窝在书房抄写竹简,以往静悄悄的承德殿外时不时有嘈杂声响起,曹瞒探头望去,见王甫匆匆而来,忙唤住了他。
“王公公,行色匆匆是往哪儿去?发生什么事情啦?”
王甫冲入承德殿,发现殿内竟有人在,脸色大变,他左右张望,一把拉过曹瞒,压低声音呵道:“今日宫内将有大变故,你还明目张胆地待在这里做什么?!还不快随你叔叔一起离开这是非之地!”